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 广州刑事律师网 > 刑法罪名 > 死刑 >

《内蒙古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内蒙古大学》 2011年

获取最新

我国死刑限制、废除路径研究

王贞  

【摘要】:随着两百多年来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在法律和事实上对死刑的废除,这种由重刑主义向轻刑主义转变,限制、废除的死刑已经成为世界潮流,而我国作为一个有着上千年历史的死刑大国,如何限制和废除死刑,针对我国的国情选择一条适合中国的路径成为学界探讨的焦点。对于中国死刑的限制、废除路径选择,本文将通过四个部分对国际社会死刑发展状况和我国的死刑现状进行分析,并通过对其他国家限制、废除死刑的路径进行考察,针对我国目前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争议焦点,提出笔者认为适合中国国情的路径选择。第一部分对国际死刑发展状况和我国死刑发展状况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死刑的废除已经成为刑罚发展的趋势和国际潮流,而死刑限制、废除的路径选择是我国的现实需要;第二部分对国际社会废除死刑的国家和积极废除死刑的国家进行路经考察和具体举措的分析,总结国际社会的先进经验;第三部分对中国死刑限制、废除路径选择及具体举措目前所存在的学术界的争议进行总结,对即时式废除观和渐进式废除观两者存在争议的观点进行分析;第四部分提出笔者观点即渐进式废除观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死刑限制、废除路径,并说明理由和重点论述渐进式废除观在立法、司法和相关刑事制度上的具体举措。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24.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0
  • 一、死刑限制、废除已是刑罚发展潮流10-17
  • (一) 国际社会死刑发展情况10-13
  • (二) 我国死刑的发展情况13-17
  • 1、我国死刑已步入限制、废除的轨道13-16
  • 2、路径抉择是我国死刑限制、废除的现实需要16-17
  • 二、死刑限制、废除路径的国际社会考察17-25
  • (一) 已经废除死刑的国家17-19
  • 1、路径方式17-18
  • 2、具体举措18-19
  • (二) 目前积极限制死刑的国家和地区19-23
  • 1、路径方式19-21
  • 2、具体举措21-23
  • (三) 评述及启示23-25
  • 三、死刑限制、废除之中国路径的论争25-33
  • (一) 路径方式的论争25-28
  • 1、即时废除观25-26
  • 2、渐进废除观26-28
  • (二) 具体举措的论争28-31
  • 1、对死缓作为死刑替代措施的争议28-29
  • 2、对无期徒刑作为死刑替代刑的争议29-30
  • 3、相关具体举措其他方面的争议30-31
  • (三) 评述31-33
  • 四、我国死刑限制、废除路径之理性抉择33-41
  • (一) 渐进式应是我国死刑限制、废除的路径方式33-35
  • 1、传统文化对死刑的影响33-34
  • 2、现实犯罪状况对死刑的影响34-35
  • (二) 我国死刑限制、废除路径的具体举措35-39
  • 1、立法举措35-37
  • 2、司法举措37-39
  • (三) 相关刑事制度的完善39-41
  • 1、设置死刑赦免制度39
  • 2、构建刑事被害人赔偿制度39-41
  • 结语41-42
  • 参考文献42-48
  • 致谢48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团体订阅中心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德清;;中国废除死刑的前提性缺失[J];世界博览;2011年12期

    2 方工;;法国废除死刑的曲折历程——读《为废除死刑而战》[J];人民检察;2011年03期

    3 ;“杀人偿命”没有过时[J];政府法制;2011年24期

    4 ;“杀人偿命”是一种公正观[J];政府法制;2011年24期

    5 彭新林;;犯罪人一贯表现与死刑的限制适用[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万杨;;中外死刑制度废存原因之比较[J];知识经济;2011年14期

    7 李洪杰;张晓光;;论贪污罪死刑适用的废除[J];学理论;2011年20期

    8 石勇;;死刑存废:宽恕不能使公正失衡——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赵汀阳[J];南风窗;2011年15期

    9 武孝武;;朱苏力谈死刑存废问题[J];上海国资;2011年07期

    10 安珏;;关于死刑废除的价值探讨[J];法制与社会;2011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军;;论废除死刑的中国路径[A];贵州省2004年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余向栋;;中国现行的死刑立法与司法[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上卷)[C];2000年

    3 邓万飞;;对我国现行死刑制度的思考[A];贵州省2004年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宋艳锴;张勇;;威慑理论:刑罚的经济学分析综述[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周道鸾;;试论死刑复核程序的完善[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四辑)[C];2005年

    6 崔敏;;少杀慎刑与构建和谐社会——从董老“多杀人后果并不好”的论断谈起[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五辑)[C];2006年

    7 康树华;张小虎;;董必武的刑事政策思想[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二辑)[C];2003年

    8 吴位锦;;死刑问题:我们应当关注什么?[A];贵州省2004年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王宏玉;王在魁;;从刑事政策的角度看我国刑罚结构变化[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倪怀敏;;论我国的死刑制度[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斌;《为废除死刑而战》出版[N];法制日报;2003年

    2 郭国松 媒体从业人员;废除死刑的梦想与现实[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3 本报记者 汪嘉波;废除死刑是否符合俄罗斯国情[N];光明日报;2009年

    4 黎宏;理念之争与现实判断[N];人民日报;2010年

    5 海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王琳;废除死刑需要渐进改革[N];广州日报;2010年

    6 柳一凡;既要谈问题,也要谈立场[N];经济观察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李业顺;经济犯罪应审慎废除死刑[N];国际商报;2010年

    8 陈灵海;法国废除死刑为何经历29年[N];人民法院报;2003年

    9 海淀区检察院 杨涵舒;“慎用死刑”与废除死刑之争[N];北京日报;2011年

    10 本报驻马尼拉记者  王传军;菲欲废除死刑引发社会担忧[N];光明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任志中;死刑适用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高憬宏;论故意杀人罪的死刑适用[D];吉林大学;2007年

    3 李震;论刑罚轻缓化[D];山东大学;2008年

    4 杜文俊;单位犯罪人格刑事责任的构建与论证[D];吉林大学;2006年

    5 黄立;刑罚的伦理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张秀玲;无期徒刑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蒋冬梅;杀人者死的中国传统观念及其实践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8 陈海平;死刑案件审判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贞;我国死刑限制、废除路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2 钟浩;死刑限制在司法实践的适用[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3 马萨;财产型犯罪中的死刑限制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邱晨;论我国的死刑限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5 崔晓蕾;论死刑限制的司法适用[D];黑龙江大学;2011年

    6 韩博雅;对我国死刑限制适用的完善路径[D];吉林大学;2012年

    7 张丙申;论我国的死刑限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8 王胜华;乌兹别克斯坦废除死刑政策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9 张魁海;论渐进式废除死刑[D];山东大学;2010年

    10 包英华;论我国的死刑限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