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 广州刑事律师网 > 刑事拘留 >

成都:打造一流刑事技术室 在实际工作中收到明

2004年,四川省成都市被科技部、公安部确定为全国首批21个“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市局党组把刑事技术室等级建设工作列为2005年的工作重点,先后三次专题研究推进刑事技术室等级建设工作措施,组建了刑事技术督导小组,先后调研了20余个基层刑警大队和责任区刑警中队,对全市刑事技术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业务技术需求,做到了心中有数。

  针对多年来基层技术室普遍存在的技术装备差,经费紧缺,不能有效承担辖区全部刑事案件现场勘查任务,严重影响现场痕迹物证的发现、提取、检验、利用等普遍存在的“瓶颈”问题,领导小组积极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工作进展,各级党委、政府为技术室的达标建设大开绿灯,确保了刑事技术室建设所需的硬件装备的及时到位。2005年3月,市政府第38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全市基层刑事科学技术室建设配套经费745.5万元和市财政补助经费319.5万元方案。截止到2005年9月,全市20个基层刑事科学技术室新增投入装备经费1100余万元,现场勘查和常规物证检验设备基本到位,为技术工作规范化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为保证全市基层刑事科学技术室等级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市局将刑事技术室等级评定工作纳入全市公安机关2005年一级目标,实行“一票否决”。市局领导率领相关职能部门人员多次深入各基层单位,督导各项任务的落实。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了完善的技术达标督导工作机制,由支队技术处科以上领导为责任人定点督导1至2个技术室的达标工作,并与各责任单位实行捆绑考核。对申报二级以上的刑事技术室和整改任务较多的三级技术室进行重点指导、督促。2005年9月,经公安厅检查组初检,全市20个基层刑事科学技术室都达到三级以上,基层刑事科学技术室等级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面对日渐智能化、专业化、暴力化的犯罪趋势,市局党组坚持科技强警之路,层层向基层灌输“科技强侦、信息导侦”意识,牢固树立“刑事技术就是破案力”的思想。在警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坚持“宁缺侦查员,不缺技术员”的理念,选拔最优秀的人才充实技术队伍,花最多的钱强化技术硬件建设,用最活的激励机制激活刑事技术队伍。截止到2005年9月,全市新增技术人员74人,基层技术人员总数达到204人,增加了57%。

  2004年,市局先后两次选派了近80名技术人员,到沈阳刑事警察学院进行了为期四个月的技术专业培训。还邀请全国知名刑侦专家乌国庆、陈世贤以及刑警学院刑事技术教授对全市技术人员进行授课。从2004年开始,该局结合公安部开展的“盗窃案件、命案现场勘查和检验鉴定考核”,在刑警支队法医理化中心布置了专门的模拟现场,安装了全套的监控系统,建立了完善的《基层技术人员模拟现场考核机制》,对全市20个基层技术室现场勘查能力进行统一培训和考核。通过一系列的强化培训,全市基层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在实际工作中收到明显效果。

  信息应用的网络化和勘验鉴定装备的先进化是今后刑事技术工作发展的方向,市局十分注重技术室的高新技术建设,对全市指纹自动识别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在全市已建立三个指纹远程比对工作站的基础上,多方筹集资金1000多万元,着手建立全市指纹查询网络。全市20个基层技术室都引进了紫外观察照相系统、紫外盲拍系统、多波段光源、比较显微镜等一大批先进设备,并推广应用数码技术和移动办案系统,大大提高了现场勘验和检验鉴定工作的科技含量和技术工作的效率与效益。

  技术队伍的强化和技术装备的充实,为基层刑事技术工作不断发展提供了可靠保证。2004年至2005年6月,全市基层技术室共接报杀人、爆炸、伤害致死、入室抢劫、入室盗窃等十类刑事案件现场13948件,勘查13948起,勘查率为100%%,在10461件案件现场上提取到了痕迹物证,痕迹物证提取率71.2%%,检验鉴定案件痕迹物证7553件,检定率64.4%%,在各类重、特大案件侦破中技术发挥关键作用3152件,作用率为19.3%%。 (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