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 广州刑事律师网 > 刑法罪名 > 绑架罪 >

《郑州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郑州大学》 2011年

获取最新

绑架罪问题研究

崔伟  

【摘要】:绑架罪指的是以勒索财物为目的,或者为满足其他不正当利益,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绑架他人的行为。这种犯罪在旧中国非常猖獗,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基本在大陆绝迹。但随着改革开放发展的深入,拜金主义等各种思想如泥沙俱下般流入,绑架犯罪开始死灰复燃,且愈演愈烈。绑架犯罪严重威胁了公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极大地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是一种主观恶性较大,社会危害性非常恶劣的犯罪。因此,立法机关一定要加强立法,完善绑架罪的有关规定,以保证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 我国79刑法没有关于绑架罪的规定,但自从有绑架罪相关立法开始,刑法学界和实务界对于绑架罪的争论,就一直不间断地进行着。特别是我国现行《刑法》制定以来,关于刑法第239条的规定更是愈加激烈。《刑法修正案(七)》对绑架罪的法定刑做了进一步的完善,规定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犯前款罪,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争议并未因《刑法修正案(七)》对刑法第239条的修改而平息,反之,因社会、经济、生活的快速发展,该条款不但在刑法学界存在很多争议,而且在司法实践中也产生了很多应用上的问题。 基于以上情况,本人通过阅读研究大量关于绑架罪的理论书籍,以刑法条文为依据,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经验,对绑架犯罪作出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24.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团体订阅中心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明楷;论绑架勒赎罪[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2 孟庆华;关于绑架罪的几个问题——兼与肖中华同志商榷[J];法学论坛;200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永升;;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犯罪的构成特征探讨[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2 黄云波;;未遂犯的处罚根据——兼谈犯罪的本质[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3 温文治,陈洪兵;对重婚罪的重新解读——兼对妨害婚姻、家庭罪整体搬迁之利弊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4 侯艳芳;;治理商业贿赂:深度、限度、力度与广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5 周铭川;;片面共犯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6 陆诗忠;;对我国“犯罪既遂标准说”的反思——“犯罪对象侵害说”之倡导[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7 刘大元;挪用公款罪共犯研究[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8 郭超;;关于结果犯未遂形态的几个问题思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9 唐世月,贺志军;中、德污染环境犯罪的若干问题比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10 金辉;;浅析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与间谍罪的区别[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桑本谦;;传统刑法学理论的尴尬(Ⅰ)——面对许霆案[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桑本谦;;传统刑法学理论的尴尬(Ⅱ)——面对梁丽案[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党惠娟;;试论环境犯罪客体的界定及刑法规范的相关完善[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焦艳鹏;;环境犯罪概念的再定义——兼论环境犯罪法律关系的构建基点[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郭俊峰;;以社会危害结果判定危险物品肇事罪与非法制造爆炸物罪的定性[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6 李欣;;网络犯罪问题研究[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7 陈勇;;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特征与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8 兰晓鹏;姚玮;;防卫过当罪过形式分析[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9 陈仕菊;;对刑法中故意毁坏财物罪的几点思考[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10 罗雪;;传染病防治的刑法对策研究[A];当代法学论坛(二0一一年第三辑)[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吴波;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许青松;间接正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周旋;“公私财物”之内涵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李晓欧;不纯正不作为犯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刘忠;《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视域下私营部门利益冲突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8 张彩红;竞技体育犯罪法律治理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9 李林;危险犯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10 邓多文;论刑法的合理性解释[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昀;废物污染环境犯罪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2 彭慧玲;论交通肇事罪的认定[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余家恺;组织犯的诠释基础与刑事责任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曾翔琳;论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曹俊华;犯罪数额累计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黄巧琳;律师伪证罪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仇晓静;数罪并罚类型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孙凌凤;酌定量刑情节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冯云;刑法中的伪造行为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单莹;玩忽职守型渎职犯罪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光骏,李希慧;论绑架勒索罪的几个问题[J];法学评论;1998年01期

2 肖中华;绑架罪略论[J];山东法学;1999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金乐,杨晓芳;浅析绑架罪与非法拘禁罪的界限[J];检察实践;2002年02期

2 刘凌梅;绑架罪客观要件争议问题的再探讨——以绑架罪的犯罪客体为理论视角[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张韵声,陈祥军;析绑架罪与非法拘禁罪之异同[J];法律适用;2003年08期

4 张永清;绑架罪若干问题探讨[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5 戴长林,尧宇华;论我国刑法中的绑架罪[J];江西社会科学;1999年05期

6 郭秀梅;绑架罪与相关犯罪的区别及法律适用[J];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7 孙涛;;《刑法修正案(七)》对绑架罪的调整与刑罚适用[J];中国检察官;2009年05期

8 胡祥福;绑架罪若干问题探讨[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9 孙勇;绑架勒索过程中又劫取财物行为的定性分析[J];人民检察;2005年05期

10 王树茂;;“勒索行为”不是绑架罪的客观构成要件 兼论勒赎型绑架罪与抢劫罪的区别[J];中国检察官;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希起;;刑法适用中的刑事政策分析[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2 张昌荣;;论绑架被害预防[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李双其;何松国;张金统;;福建省绑架犯罪现象透析[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三届会员代表会议——暨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C];2002年

4 熊一新;王彦学;;略论当前我国绑架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防控对策[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曹运伟;刘义辉;;湘中地区农民工犯罪态势及其遏制构想[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鲍蓝天;;探析复合罪过形式[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7 孙云云;;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主观方面之粗探——从江苏盐城2·20水污染案入手[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8 兰晓鹏;姚玮;;防卫过当罪过形式分析[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