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 广州刑事律师网 > 取保候审 >

保证人死亡其遗产继承人是否承担保证责任

保证人死亡其遗产继承人是否承担保证责任

作者:张远提  发布时间:2010-04-22 10:36:17

[案情] 

2006年11月13日,卢某与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下简称信用联社)签订借款合同,向该信用联社借款200000元,借款期限为一年,刘某是该笔借款的保证人,保证方式为连带责任保证。还款期限届满,卢某仅偿还20000元本金及利息,尚欠借款本金180000元。2007年11月10日,信用联社与借款人卢某及保证人刘某签订保证担保贷款延期协议书,约定信用联社对卢某尚欠的180000元贷款给予延期一年,同时另行约定了延期贷款利率,刘某继续确认其为连带责任保证人。延期贷款到期后,卢某没有偿还分文。2008年11月24日,保证人刘某因发生交通事故死亡。后信用联社以卢某和刘某的继承人吴某(刘某的妻子)为被告诉至法院,要求卢某偿还贷款本息,并由吴某在继承遗产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 

[争议] 

法院在审理本案时,就吴某是否承担保证责任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吴某不承担保证责任。理由有二:(一)保证是信用担保,具很强的人身性。现刘某死亡,其保证之债完全履行不能,不应由继承人承担保证责任。(二)连带之债的承担须由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连带责任保证人的继承人应承担保证人的连带之债,无合同约定与法律规定。另一种观点认为吴某应当承担保证责任。理由是:吴某的丈夫刘某生前与信用联社签订保证合同,双方的保证合同关系成立。在该保证合同关系中,保证人刘某以自身信用作担保,其实质是以自己不特定财产为被告卢某的债务提供担保,如主债务人不能依主合同约定按时偿还借款本息,刘某将负连带清偿责任。依据法学通说,保证合同之债仍属于债务,原则上可以继承,故吴某作为刘某的继承人,理应在继承刘某遗产的实际价值范围内承担连带责任。 

[评析] 

笔者同意后一种观点。 

信用联社与卢某签订的《借款合同书》、与被告被告吴某的配偶刘某签订的《保证合同》,以及三方当事人共同签订的《保证担保贷款延期协议书》,均是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合法有效,对债权人、债务人及保证人具有法律约束力。我国担保法第十八条规定: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人与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为连带责任保证。连带责任保证的债务人在主合同规定的债务履行期届满没有履行债务的,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要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由于被告卢某没有依主合同约定按时偿还借款本息,刘某应负连带清偿责任无疑。而保证之债在本质上属于附条件的金钱给付之债,并不具有人身专属性,虽然刘某在在保证期间因交通事故死亡,但刘某的保证之债不能因其死亡而消灭。同时,我国继承法第三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继承遗产应当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交纳税款和清偿债务以他的遗产实际价值为限。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该条第二款规定,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偿还责任。吴某作为刘某的继承人,没有明确放弃继承刘某的遗产,理应在继承刘某遗产的实际价值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 

  

                

第1页  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