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广州刑事律师网 > 刑法罪名 > 青少年犯罪 >
伸出关爱之手—青少年犯罪成因调查
本案档案
刚刚在北京闭幕的第17届国际刑法学大会讨论的议题之一是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本报记者针对这一议题对青少年犯罪的成因进行了调查。
2004年9月12日至19日,首次在北京召开的第17届国际刑法学大会的六个主要议题之一
针对本次大会的这一主题,本报记者就青少年犯罪的成因进行了采访,贫穷、辍学、父母离异或触犯刑律的单亲家庭、不适合未成年人观看的影视作品、色情网站、教育部门不恰当地将学习成绩作为评判一个学生“高低贵贱”的惟一标准导致其心理扭曲等因素均是构成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因素。
青少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希望,面对未来、面对希望社会各界责无旁贷,让我们共同伸出关爱之手去关心、帮助青少年,让他们远离罪恶、远离毒品、远离色情、远离一切不公正。编者
今年7月3日,吉林省长春市的16岁少年杜某,先用木棒击晕继父,继而又用菜刀将其杀死,之后他又拿起射钉枪抢劫出租车。被捕后,当记者问他是否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时,他说:“不后悔,因为活着是一件无聊的事。”一个年仅16岁的少年,为何变得如此残忍?
近日,记者从吉林省公安、司法部门了解到,近几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呈逐年上升趋势,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据吉林省公安厅资料表明:2001年~2003年,吉林省18周岁以下犯罪总人数11415人,占犯罪总人数的12.6%。记者从吉林省监狱管理局了解到,吉林省目前关押未成年罪犯555人,其中男性未成年犯541人,女性未成年犯14人;杀人、抢劫、伤害等暴力性犯罪424人,占总数的76.4%;盗窃等侵财犯罪60人,占总数的10.8%;性犯罪71人,占总数的12.8%;年龄在14~16周岁55人,占总数的9.9%;年龄在16~18周岁500人,占总数的90.1%。从文化结构上看,文盲22人,小学294人,初中239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特点
违法犯罪低龄化。据调查显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年龄比20年前提前了2~3岁。在未成年犯中初次违法犯罪15岁以下的占47.6%。有的孩子从七八岁就开始了违法犯罪行为。
低文化程度居多。长春市朝阳区人民法院的统计表明:2003年,该院共受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80件,其中被告人是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达96%;九台市劳教所1996年以来收容的数百名少教中,文盲32人,小学文化的有174人,其中只有小学3年及以下文化程度的157人。
团伙性违法犯罪增多。未成年人由于年龄小,许多案件不能独立完成,为了达到犯罪目的,很容易纠集在一起形成团伙犯罪。从调查结果看,未成年犯中团伙犯罪达64%。
犯罪动机“突发性”。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随意性很强,因为恼怒有可能伤人,因为缺钱有可能抢劫,他们很少经过精心策划再作案。据调查,未成年人因冲动而犯罪的达52%。
犯罪方法简单化。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没有固定的方法,只要能达到目的能偷就偷,不能偷就抢,有的甚至在大庭广众之下犯罪,不计后果。
侵财犯罪居多。据统计,吉林省未成年人盗窃、抢劫、抢夺、诈骗等侵财犯罪居多。全省未成年人犯盗窃罪约占69%,抢劫罪约占23%。2003年,长春市朝阳区法院受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盗窃、抢劫、抢夺、诈骗等侵财犯罪占案件总数的90%。
暴力犯罪居多。在未成年犯中有73%是暴力犯罪。少年犯王某酒后到女孩李某处闲谈,见李穿得较少便心生恶念,将李强奸后灭口。
犯罪手段趋于成人化、智能化、恶性化。青少年探索欲和模仿力强,加上快捷的现代化信息渠道,使青少年犯罪作案手段凶残,杀人、抢劫、绑架、强奸时有发生。少年犯张某因琐事与同学吴某发生纠葛持刀追赶,致使吴身上多处受伤,导致失血性休克死亡。
犯罪率呈上升趋势。吉林省少年犯管教所2001年收押少年犯65人,2002年收押445人,2003年收押482人。这说明,近几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呈现上升趋势。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成因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具有多方面原因:
一、父母应多给子女亲情温暖。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校,父母的所作所为和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家庭类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