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 广州刑事律师网 > 刑法罪名 > 贪污罪 >

《郑州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郑州大学》 2005年

获取最新

论贪污罪认定中的几个问题

李红霞  

【摘要】:贪污罪因具有职务犯罪和经济犯罪的双重特点,加上犯罪分子身份的特殊性,犯罪手段的智能化、隐蔽性,以及刑法规定的模糊等原因,长期以来,对于贪污罪的认定,往往遇到不少问题和存在着争议。 由于受我国政治、经济体制和历史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贪污罪的主体规定一直比较宽泛。1997年修订刑法,虽然部分地缩小了贪污罪的主体范围,但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特别是对村委会等基层组织人员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有公共财物如何定罪处罚,更是有不同的意见,使得对这类案件的立案管辖不明,具体适用法律不统一,影响到案件的严肃依法处理。文章从贪污罪主体的立法演变过程,来阐述村委会等基层组织人员在不同时期构成贪污罪主体的情况,从而进一步论证村委会等基层组织人员构成贪污罪主体的标准不能简单地从村委会等基层组织人员这一外在身份来判断,而应当从该人员是否具有依法从事公务这一国家工作人员的本质特征来判断。村委会等基层组织人员在协助政府从事法定行政管理工作时,就可成为贪污罪主体。村党支部成员应属于村委会等基层组织人员,其构成贪污罪的主体和其他村委会组织人员一样要看其是否协助政府行使法定行政管理职能。村民小组长通常情况下,不能构成贪污罪主体,但也不排除特殊情况下构成贪污罪主体的可能。 贪污罪既然也是一种典型的占有财产的犯罪,非法占有目的可以说是成立贪污罪不可缺少的主观要件,非法占有目的对行为人是否构成贪污罪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文章论述了非法占有的含义,非法占有目的的客观外在表现形式,即侵吞型、窃取型、骗取型和其他类型的非法占有,同时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这样一种现象:行为人在对贪污手段和占有财物无法否认的情况下,往往在赃款的去向上大做文章,辩称赃款用于公务开支,从而否认其主观上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导致案件难以准确定性,为严厉打击此类犯罪,本文提出赃款去向不是贪污罪犯罪构成的要件,赃款去向不影响贪污罪的成立。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D924.392
【目录】:

  • 引言8
  • 一、村委会等基层组织人员贪污罪主体问题探讨8-19
  • (一) 村委会等基层组织人员贪污罪主体地位立法演变8-12
  • (二) 村委会等基层组织人员构成贪污罪主体的思考12-17
  • (三) 实践中存在较大争议的问题17-19
  • 二、贪污罪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19-29
  • (一) 非法占有的含义19-23
  • (二) 非法占有目的的客观外在表现形式23-25
  • (三) 赃款去向对贪污罪成立的影响25-29
  • 三、共同贪污犯罪的认定29-42
  • (一) 共同贪污犯罪的概念、特征29-33
  • (二) 不同身份者相互勾结共同贪污的定罪33-38
  • (三) 共同贪污犯罪的刑事责任38-42
  • 参考文献42-44
  • 后记44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团体订阅中心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蒙子飓;;贪污罪及侦查浅析[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1年07期

    2 余凌英;;贷款诈骗罪案例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1年24期

    3 李洪杰;张晓光;;论贪污罪死刑适用的废除[J];学理论;2011年20期

    4 李佐汉;;侯某构成贪污罪——兼与常建党同志探讨[J];中国检察官;2011年12期

    5 王振华;;用虚假费用票据核销借款及相关行为的司法认定[J];党政干部学刊;2011年06期

    6 张馈栋;;是职务侵占罪还是贪污罪[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0年07期

    7 徐伟;张博;;领导班子侵吞公款 无视法律被“一锅端”[J];村委主任;2011年15期

    8 储皖中;;临近退休骗保贪污 以身试法终被追究[J];村委主任;2011年13期

    9 赵东航;;贪污款存在他人账户属于犯罪既遂[J];人民之声;2011年08期

    10 之江;;敛财有“道”——一个副市长的贪腐路[J];党建;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雯;;论贪污罪的立法与司法完善[A];首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0年

    2 王树静;;非国家工作人员不能构成贪污罪共犯[A];第四届中国律师论坛百篇优秀论文集[C];2004年

    3 侯卫鹏;;以被害单位视野谈贪污罪的被害预防[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洪世平;;国企改制过程中私分国有资产及关联犯罪若干问题探析[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09年

    5 陈喻伟;李越;;村干部职务犯罪问题辨析[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6 欧阳涛;;论董必武的刑事立法思想[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辑)[C];2007年

    7 彭静;;从“猴王”事件看《公司法》的修改——谈董事的法律地位、任职场所及业绩评定[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8 刘飞;陈志超;;论经济犯罪的轻刑化改革[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9 朱延福;张洪;;生命的经济价值与贪污受贿罪的量刑标准[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10 于振森;;“张冠李戴”的贪污案件——被告人吴某贪污案[A];中国合同法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二庭;国企改制中贪污罪的认定及处理[N];人民法院报;2005年

    2 太仓市检察院 费海鹏;公款买房自用是否构成贪污罪[N];江苏法制报;2009年

    3 杨涛;温州“购房门”能否“激活”贪污罪?[N];检察日报;2009年

    4 杨涛;温州购房门事件别漏了贪污罪[N];证券时报;2009年

    5 北京市顺义区检察院检察官 王丹宁 付蕾;主观默认也可构成贪污罪[N];北京日报;2009年

    6 刑法学博士 现任职于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 刘敬新;贪污罪解析[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0年

    7 袁彬;刑法中贪污罪各条款有何关系?[N];检察日报;2004年

    8 双吉;贪污罪的认定和处罚[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3年

    9 董邦俊;贪污罪未遂形态几个问题[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9年

    10 戎 运;收受回扣行为也可构成贪污罪[N];检察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何承斌;贪污犯罪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2 李文生;清代职务犯罪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3 唐保银;贪污罪论[D];吉林大学;2006年

    4 李成;共同犯罪与身份关系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2006年

    5 杨辉忠;身份犯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张本勇;论身份犯[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7 程兰兰;挪用型犯罪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8 孙恒山;腐败犯罪控制论[D];吉林大学;2006年

    9 姚贝;没收财产刑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国强;论贪污罪的认定和惩治[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2 王建刚;贪污罪若干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3 金赟;浅析贪污罪在理论和实践中的几个问题[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4 吴云红;贪污罪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3年

    5 高建兵;贪污罪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1年

    6 王玉洲;贪污罪疑难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0年

    7 贺恒扬;贪污罪疑难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8 徐毅;论贪污罪犯罪主体[D];安徽大学;2003年

    9 李红霞;论贪污罪认定中的几个问题[D];郑州大学;2005年

    10 杨敏;贪污罪若干疑难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