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广州刑事律师网 > 刑法罪名 > 私分国有资产罪 >
《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硕士论文
《华东政法学院》 2006年
获取最新
私分国有资产罪若干问题研究
顾佳
【摘要】: 私分国有资产罪是我国1997年修改后的刑法中出现的新罪名,也是近年来刑法学界所讨论的热点问题。本文将对私分国有资产罪的存在意义、犯罪构成、犯罪形态和处罚后果等方面对本罪进行分析研究。本文结构共分为四章: 第一章是对本罪的概述。探讨了本罪的社会根源,认为本罪同样出于单位利益,是国有单位利益与国家利益冲突的产物。回顾了本罪的立法历程,进而阐述了本罪的存在的两项意义,在社会层面上是对国有资产的保护需要,在法律层面上是提供了与私分国有资产行为相适应的罪名和处罚。展望了本罪在我国加入WTO组织条件下的前途命运,认为本罪与WTO规则并不排斥,且应长期存在于刑法领域内。 第二章是对本罪构成要件的解析,对本罪涉及的一些争议问题提出了较为新颖的观点。在对客体的论述中,提出国有资产就是国有财产,两者应同样对待;在对犯罪主体的论述中,在确认国有单位是唯一主体的基础上,提出混合制公司企业中的国有股份等同样也是国有资产,建议立法者将该类单位列入本罪犯罪主体;在对主观方面的论述中,提出本罪必须是单位直接故意,但不排斥责任人员的间接故意的观点;在对客观方面的论述中,提出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同样也是国家规定的外延,在国家规定相互冲突情况下,不应对单位人员追究刑事责任,并认为本罪的私分范围应界定为决策者外的多数人。 第三章是对本罪犯罪形态的探讨。在本罪既未遂界限上,从本罪法益出发,认为应界定在国家对财产丧失控制之时;在本罪的罪数形态上,认为本罪与私分罚没财物罪成立独立竞合关系,与徇私舞弊出售国有资产罪存在交叉竞合关系,与滥用职权罪或国有公司企业人员滥用职权罪发生包容竞合关系,而与贪污罪可能发生想像竞合关系。 第四章是对本罪处罚的论述。重点讨论了对本罪两类处罚主体的界定,根据两类人员的不同属性、职责,提出了不同的认定标准,认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应指国有单位正职领导和分管副职领导,无论主观故意是否直接故意,均可追究刑事责任;而“直接责任人员”则不同,应是具有公务职责,并积极参与犯罪重要环节的人员,主观上必须具备直接故意。单位关闭不影响对相关人员的刑事追究。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D924.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团体订阅中心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宇;论违法性认识应成为犯罪故意的必备要件[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2 刘淑莲;集体私分国有资产罪[J];法学杂志;1997年05期
3 康均心,姜冬;私分国有资产罪主体探析[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4 周蔚,任志中;关于国有资产刑法特别保护的思辨[J];河北法学;2002年05期
5 李琪琦,徐元玲,向锐;对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思考[J];经济与管理;2004年06期
6 孙国祥;论刑法中国有资产的界定和范围[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7 朱孝清;国企改制中隐瞒国有资产案定性研究[J];人民检察;2005年02期
8 潘经民;试谈私分国有资产罪及其防范[J];上海会计;2000年06期
9 张鸣胜;集体私分国有资产罪浅论[J];学海;1998年05期
10 徐祝;论我国国有资产的刑法保护[J];政法论坛;1999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贾树勇;管窥私分国有资产罪[D];郑州大学;2002年
2 戴宇明;单位贪污贿赂犯罪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3 邹利民;论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立法完善[D];湘潭大学;200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亚琼;甘治琦;;物权法草案的中国化分析——论不动产登记部门难以统一的社会根源及其社会危害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江雁飞 ,陆广泉 ,孟庆保;浅探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保障被害人权益问题[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3 杨增和;论佛教对日本物语文学思维图式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4 周中明;姚鼐的妇女观和他笔下的妇女形象[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5 温文治,陈洪兵;对重婚罪的重新解读——兼对妨害婚姻、家庭罪整体搬迁之利弊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6 蒙晓阳;;物的概念价值——由物的历史演进归结[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7 王孝哲;;论人的发展及其动力[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8 傅长吉;;论管理的他我关系[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何承斌;;牵连犯的处罚原则再探讨——基于立法例的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李明发;郑峰;;论抵押权之间竞存时的顺位确定[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2 王树义;汪再祥;;中国环境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3 汪琼枝;;传统义利观与马克思主义正义观价值基点的不同旨趣[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邢荣;;现代性矛盾的现实根源——马克思的资本视角[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郭建宁;;利益协调与社会和谐[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6年
6 赵航;;审读是编辑出版的核心[A];中国编辑研究(2007)[C];2007年
7 郭建宁;;利益协调与社会和谐[A];“2006·学术前沿论坛”北京市哲学会分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李少静;;国际化进程中的北京农学院主体意识探微[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