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 广州刑事律师网 > 成功案例 >

[试论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完善]

  [ 论文中心|刑法 ]试论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完善

26.00

登出时间 : 2008-08-20 15:34:25
写稿时间 : 2007-1
登 陆 人 : 〃纯属∈意外
下    载 : 1
总 页 数 : 27 Page / 字数 : 21575
文件类型 :

大    小 : [ 113,664Byte ]
资料点评 : 没有会员的点评.

关键词 : 刑事法律援助 刑事诉讼 法律援助 刑法 辩护 

 

 原文:

引   言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构建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已经完成立法创建、机构设立、援助落实等多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由于现行的《刑事诉讼法》及《法律援助条例》中对某些刑事案件规定了强制性的法律援助制度,这对于保障刑事诉讼中的人权,促进司法公正有着积极的意义。2004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在第33条增加一款:“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它理顺了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国家的首要、最基本的职能,就是要保护每个公民的权利。而在刑事诉讼领域内,刑事法律援助制度有其保障人权的功能。应该说,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建立,在使公民获得平等的司法保护,保障当事人依法享有诉讼权利,实现司法公正等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已成为一个国家法制健全、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但是由于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律师制度起步较晚,而刑事诉讼就某种意义而言,目前尚处于模式选择与转换过程之中,所以作为二者结合点的刑事法律援助制度,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均存在不少问题。现实情况下,律师以委托形式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辩护的几率并不高,以广东省中山市为例,2004年该市检察院提起公诉的被告人达到4200余人,聘请辩护律师的仅500人左右,比例约为12%,加上获得法律援助的300人,总共才800多人,有律师辩护的为20%,而这一比例还略高于全国水平。 而作为无偿的刑事法律援助,因受援主体范围太小,得到辩护的可能性更小(比如中山市2004年仅为约8%),因而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相冲突。就每一个案件而言,现行的刑事诉讼及刑事法律援助制度,也无法使律师做到有效辩护。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刑事法律援助制度基本功能的发挥,进而影响到整个刑事辩护制度功能的实现。
......

 

目录:

一、刑事法律援助概述
二、我国刑事法律援助的现状及辩护律师作用分析
三、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制度存在的问题
四、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完善

 

参考资料:

一、著作类
[1]  樊崇义:《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0页、第118页。
[2]  陈瑞华:《刑事审判原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69页。
[3]  [德]鲁道夫•冯•耶林:《为权利而斗争》,胡宝海译,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
[4]  陶髦等:《律师制度比较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5年版,第 210页。
[5] 陈光中:《刑事诉讼法》 ,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年第二版,第140-144页。
[6]  张耕:《中国法律援助制度诞生的前前后后》 中国方正出版社1998年版,第4页。
[7] 樊崇义:《刑事审前程序改革与展望》,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377-381页。
[8] 宫晓冰:《外国法律援助制度简介》,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第78-79页。
[9] 张耕:《法律援助制度比较研究》 ,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7页。
[10] 熊秋红:《刑事辩护论》,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153-154页。
[11] 熊秋红:《转变中的刑事诉讼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0页。
[12] 李峰、梁静、丁娟:《律师制度改革热点问题研究》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4 年版,77-141页
[13] [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 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第287页
[14]  陈卫东:《刑事诉讼法资料汇编》法律出版社 2005年版,第13-17页,第103-140页
二、文章类
[1] 李玮玮:《受刑事追究仅两成人请律师辩护》,http://www.zsnews.cn/News/show content asp?id=522415
[2] 张曙、方方:“论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完善”,《法学杂志》2003年第2期,第59页
[3] 白淑卿、宋志军:“论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制度亟待完善”,《中国律师》2003年第10期,第46页
[4] 陈卫东:“刑事诉讼法学的系统论趋向”,《商法研究》2005年第1期,第24页
[5] 蒋建峰:“英国(英格兰和威尔士)刑事法律援助制度及质量控制考察报告(上)”,《中国法律援助》2006年第1期,第38--40页
[6] 宫晓冰:“美国法律援助制度简介”,《中国司法》2005年第10期,第97-101页
[7] 虞政平:“关于法律援助的正确理解”,《中国律师》1997年第 4期,第 26页。
[8] 杨凝华:“论法律援助的政府责任与律师义务”,《中国法律援助》2005年第3期,第16-19页
[9]  陈光中、江伟:“赴云南省部分地区关于刑事法律援助的调研报告”,《诉讼法论丛》第10卷,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36-141页
[10] 李本森:“律师法的修改的困境与出路”,《中国律师》2004年11期,第84-88 页
[11] 马明亮:“法律援助:中国刑事诉讼法制度发展的瓶颈”,《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第72-82页 
[12]  丛卉:“2005年全国法律援助统计分析”,《中国法律援助》2006年第2期,第30-32页
[13] 贺春云 王旺林:“2004年全国法律援助统计分析”,《中国法律援助》2005年第1期,第12页
[14] 王学 刘毅:“关于建立法律援助经费保障机制的思考”: asp?id=749
[15]  邓甲明、郑自文:“《法律援助条例》立法情况介绍”,《中国法律援助》2003年第3期,第25-36页
[16]  冀祥德:“有效辩护及其制度保障”,《中国法律援助》2006年第1期,第24-29页
[17] 杨凝华:“法律援助功能及实现”,《中国法律援助》2005年第5期,第42-43页

 

简单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