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 广州刑事律师网 > 刑法罪名 > 青少年犯罪 >

预防和治理青少年性犯罪的建议

  目前,犯罪越来越呈现低龄化的趋势,而性犯罪在青少年犯罪中占的比重也在不断上升。有资料显示,性犯罪案件中,未成年人性犯罪案占此类案件的10%。这类案件主要呈现以下特点:最为突出的犯罪主体低龄化。由于发育年龄提前和青少年明辨是非能力不够强的影响等原因,青少年的犯罪年龄较以往相比有所提前。其次是共同犯罪人数增多,并且多为偶合性共同犯罪,且作案手段比较残忍,犯罪后果严重。再次是辍学少年和畸形家庭的人数居多,流动人口子女也占有一定比例。最后是被害人自我保护能力差,警惕性不高。导致青少年性犯罪的原因有:

  1、青少年正处在心理和生理发育期,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不良诱惑和熏染,对性充满好奇,再加上法律意识淡薄,不知不觉就产生了违法犯罪行为。

  2、由于受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一部分未成年人形成畸形的价值观:自私自利、钱权至上成了他们的价值取向,成为违法犯罪的心理动因。

  3、影视和网络对暴力、性的不正常宣传,导致青少年道德意识的不断滑坡;社会治安管理不严密的大环境也为青少年性犯罪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4、一些父母为了生计,双双奔波在外,无暇顾及子女;离异家庭增多,在这样的家庭中生活的青少年容易产生恐惧、焦虑的心理,对他们的行为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5、学校忽视了道德素质教育的现象仍然十分普遍,在教学方面,对青少年性知识缺乏必要的教育和正确的引导。

  为此建议,对青少年性犯罪的预防和治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和性知识的宣传教育,从源头上预防青少年犯罪。首先针对青少年法律知识不足的弱点,学校应将法制作为专门课程,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对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的教育。也可以推行从法制、司法等机关聘请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的做法,协助学校加强法制教育。其次老师和家长要用适当的方式向青少年讲述有关性知识,满足青少年的好奇心,解除性的神秘感。

  二、完善立法和司法制度,对于青少年的犯罪行为给予有力的打击。一方面针对未成年人犯罪规定了“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对于有犯罪前科的青少年不放弃,司法机关可以采取回访等形式观察失足的青少年改造行为,也可以请求社区居委会给予帮助,对失足青少年进行帮教。另一方面,对于犯罪情节恶劣、罪行严重的犯罪分子,要进行有力的打击,对于犯罪场所坚决取缔。

  三、扩大就业渠道。通过对青少年性犯罪案件的分析,失业和无业人员占犯罪分子的大部分,受近二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已到可以就业年龄的青少年就业难度加大,导致他们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没有生活来源,这就从一定的程度上刺激了青少年性犯罪的发生。因而,扩大就业渠道,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就业门路也就成为预防犯罪的一个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