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广州刑事律师网 > 刑法罪名 > 非法经营罪 >
村长被控非法经营罪受审 曾带领村民抵制强拆
去年10月强拆风暴之后,北海白虎头村拆迁陷入僵局,包括村长许坤在内的多位维权村民纷纷身陷囹圄;而围绕农地征收制度的变革,注定阻力重重
《新世纪》周刊 记者 宫靖
2月28日广西北海市白虎头村村长许坤因被控“非法经营罪”出庭受审。在过去的2010年,许坤和浙江乐清市寨桥村前村长钱云会成为因新闻事件被公众熟知的中国最知名的两位村长。
上百名村民于当天来到北海市银海区法院,有人打出“钱村长千古,许村长挺住”标语。庭审持续了一整天,目前结果尚未揭晓。
在许坤案背后,是围绕白虎头村拆迁的一场长达两年半的官民拉锯战(参见本刊2010年10月18日封面文章“强拆动力学”和“民选村官许坤被捕记”)。
微妙的是,2010年10月上旬那场声势浩大的强拆行动经媒体曝光之后,近五个月的时间内白虎头村拆迁再无进展。村民告诉本刊记者,就连四个多月前被强拆的四幢楼房的瓦砾,也没有人来清理,强拆陷入了僵局。
这几个月,正是中国拆迁变法的关键时期。2011年1月21日,《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终于出台。新拆迁条例取消行政强拆,首次明确“对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不得低于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
同时,与白虎头村拆迁命题一致的集体土地征收与补偿改革,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本刊记者获悉,就在不久之前,国土资源部拿出了《土地管理法》中关于集体土地征收补偿相关条款的修改建议稿,已交到国务院法制办。
白虎头,这个坐落于北海市著名旅游景区银滩正对面的村庄,形同废墟,站立在世人面前,站在中国土地制度变革的关口。
许坤案开庭
2月28日上午9时,白虎头村村委会主任许坤涉嫌非法经营罪一案,在北海市银海区法院刑事审判庭公开审理。
当天接近开庭时,上百名村民中有40余人获得旁听证进入法庭,其余村民则一直在法院门外等待。其间有人高呼“许坤加油”。
据北银检刑诉(2011)14号起诉书显示,许坤的身份被检方称为“原白虎头村委主任”。但据本刊记者核实,虽然许坤从2010年5月14日起失去人身自由,其民选村委会主任一职,至今未被村民罢免。
今年37岁的许坤,经村民选举于2008年9月当选白虎头村委会主任。至2010年5月被拘捕,他主要做了一件事,即带领村民抵制地方政府对本村的强制拆迁。
近两年的时间许坤带领全村30多名村民代表和60余户“钉子户”,通过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诉讼、拒签拆迁协议、上访、网上发帖乃至直播、请律师团进村帮助维权、召开新闻发布会等,给当地政府方面找了无数“麻烦”。
2010年5月14日,许坤在北海市一家宾馆被警察带走。事后他的代理律师郑建伟从许坤口中得知,警方当时给出的理由是:未用真实身份证登记住宿。当年6月13日,许坤被当地检察院批准逮捕,涉嫌罪名为“非法经营”。
2010年8月17日,许坤案由北海市警方侦查终结,移送银海区检察院。但在审查起诉阶段,检方两次将案件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2011年1月25日,在审查起诉阶段最后截止日期即将到来之时,检方选择了起诉许坤。
一位旁听了当天庭审的村民说,许坤比入狱前更清瘦,添了许多白发,但庭审时精神很好,甚至有些亢奋。许坤坚称自己无罪,并称自己目前未在任何有关拆迁的文件上签字。
检方起诉称:“2009年3月初,被告人许坤等人在明知村委对银滩景区东门停车场无权经营的情况下,强行作出留下该幅土地交给村民自行承包管理的决议……”;“从2009年5月份起,白虎头村多名老年村民强行占用银滩景区东门停车场……在没有办理任何合法手续的情况下……至2010年5月,共非法收取停车费达15万元人民币。”
许坤的律辩护师郑建伟当天作了无罪辩护。他在庭上表示,许坤获罪原因是抗拒拆迁,“非法经营”无非是罗织罪名。在法律上,停车场经营只是一般性经营,并不在《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中所称的“专营、专卖”序列,因此许坤不构成此罪。此外,停车费由村中老年村民分享,许坤未得分文。
本案休庭时,法院未透露下次庭审或一审宣判时间。
白虎头村系列案升级
与白虎头村拆迁四个多月无进展形成对比的是,在此期间,白虎头村民因抵制拆迁而遭遇刑事追诉的情形,却不断升级。在许坤之外,至少有八名村民被刑事追究。
村民张春琼、高世福被控“非法经营罪”,与许坤同庭受审;村民何显福、易氏英、高镇章、高世辉、蔡建月等人因“妨害公务罪”被判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