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广州刑事律师网 > 刑法罪名 > 交通肇事罪 >
【成都交通事故律师李英俊】交通肇事罪中酒驾
律师档案
李英俊律师
解决问题总数: 1141
认证
所在地区:四川 - 成都
手 机:13980790988
电 话:13980790988
邮 箱:lawyerliyingjun@vip.qq.com
(电话咨询免费,咨询请说明来自法律快车)
执业证号:15101200610892425 查看
执业机构:四川法典律师事务所
联系地址:中国成都蜀汉路346号法典律师大楼
律师文集更多>>
成功案例更多>>
法规检索
律师文集
【成都交通事故律师李英俊】交通肇事罪中酒驾肇事逃逸自首与量刑的规定
作者:李英俊 时间:2011-02-01 浏览量 475 评论 0
【成都交通事故律师李英俊】交通肇事罪中酒驾肇事逃逸自首与量刑的规定
五问酒驾肇事逃逸自首与量刑
——最高法院刑一庭负责人答新华社记者问
作者: 杨维汉 发布时间: 2011-02-01
近期,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规定,“交通肇事逃逸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应认定为自首,但应依法以较重法定刑为基准,视情决定对其是否从宽处罚以及从宽处罚的幅度”。社会公众对这一规定,以及酒后驾车肇事逃逸后自首应当如何从宽处罚的问题存在一些疑问。为此,新华社记者独家专访了最高人民法院刑一庭负责人。
酒驾肇事逃逸后符合条件认定为自首是刑法规定
问:酒驾肇事逃逸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为什么能够认定为自首?
答:自首,是刑法总则规定的量刑制度,对刑法分则中规定的个罪符合自首条件的情形普遍适用。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依据这个规定,不论是不是酒后驾车,只要交通肇事逃逸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就应当认定为自首,这一点法律上已经有明确规定,而不是《意见》作出的新规定。《意见》只能在现行法律框架下对刑法和司法解释的有关规定予以细化、明确和完善,而不能突破刑法的规定。这是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要求。
法律鼓励酒驾肇事后自首,如果逃逸将处更重刑罚
问:将交通肇事逃逸后自动投案的情形认定为自首,会不会在客观上鼓励肇事人逃逸?特别是酒后驾车肇事的,肇事后对其最有利的选择是什么?
答: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不难看出,刑法规定的精神并非鼓励肇事人逃逸,而是鼓励逃逸者积极投案。确切地说就是,在交通肇事后,首先鼓励肇事人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并向公安机关报告,从而获得认定为自首并在较大程度上从宽处罚的“宽大处理”,这是法律给肇事人提供的第一次“机会”。
如果肇事人逃逸,浪费了这次“机会”,法律就鼓励逃逸的肇事人自首,虽然以较重法定刑为基准进行处罚,但仍可通过自首获得一定程度的“宽大处理”,这是法律提供的第二次“机会”。如果肇事人再次错失良机,仍没有自动投案,那么,在被查获归案后就没有“自首”这一法定从宽处罚情节;如果案件存在“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情节,那等待肇事人的将是更严厉的惩罚。
所以即便肇事人系酒后驾车,在肇事后最有利的选择仍是及时自首,而并非先逃逸、待酒精浓度下降到无法测出之后再自首,因为酒后驾车是酌定从重处罚情节,逃逸是法定加重处罚情节,酌定情节对量刑的影响一般小于法定情节,肇事人为了逃避“酒后驾车”的酌定从重情节而造成“逃逸”的法定加重情节,可谓“得不偿失”。况且,即便肇事人逃逸,仍可根据其他证据认定其为酒后驾车,这样一来,量刑时既要考虑逃逸情节,又要考虑酒后驾车情节,对肇事人自然会判处更重的刑罚。
24小时法律咨询热线:13980790988(成都交通事故专业律师李英俊)
(非四川地区案件请咨询本省律师)
法律咨询QQ:610122990 电话:(028)65850088
E-mail:lawyerliyingjun@vip.qq.com
四川法典律师事务所(因常在外办案,如需到所上面谈请先打13980790988预约)
成都市蜀汉路346号法典律师大楼(四川省高级法院斜对面)邮编:610036
酒驾肇事逃逸后自首是否从宽和从宽幅度会从严掌握
问:对交通肇事,特别是酒驾肇事逃逸后又自首的,如何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