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广州刑事律师网 > 刑法罪名 > 交通肇事罪 >
《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华东政法大学》 2010年
获取最新
论交通肇事罪的认定
彭慧玲
【摘要】: 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社会高速发展的时期,在从传统的伦理文明的自然经济社会向现代法律文明主导的科技型市场经济社会变革的时代过程中,以法治建设促进社会的和谐和发展,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经济繁荣昌盛,是现代文明社会的特征。笔者深切体会到在依法治国的形势下,一方面要求每一个交通参与者特别是机动车驾驶人知法、守法,保障好自己平安幸福的生活;一方面要求执法者必须加大执法力度,规范执法行为,严格依法行政,维护好人民大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一方面要求立法工作者创新思维提供法律支持和法律保障,做到有法可依。只在这样,我们的交通才能更加和谐,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和谐。本文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交通肇事罪的犯罪构成,主体是一般主体;客体是指刑法上所保护的重大交通运输安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道路交通运输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交通肇事罪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该部分还分析了交通肇事罪的认定,一是罪与非罪的区分,应着重把握行为人有无罪过和危害结果的大小,二与其他近似犯罪的区分。文章的第二部分,首先介绍“交通肇事后逃逸”的界定。其次认定“逃逸”的本质是一种不作为,“逃逸”具有修正的犯罪构成和加重处罚的情节双重功能。提出了认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依据。在文章第三部分,分析了“逃逸致人死亡”的行为内容和罪过形式及法律性质,分行为情节对“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行为人进行认定与处罚。此外还介绍了“逃逸致人死亡”的犯罪转化的构成以及认定与处罚。第四章关于交通肇事罪的立法建议。学生结合前文指出的现行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的不足之处,提出建立交通危险行为犯罪化规范和设定交通肇事逃逸罪等建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924.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团体订阅中心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文远,李晓龙;论不作为犯中的先行行为[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05期
2 喻贵英;交通肇事罪中四种“逃逸”行为之认定[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林贵文;;交通肇事罪的“因逃逸致人死亡”罪过形式论析[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 王瑞君;;罪刑法定与刑法解释[J];法律方法;2006年00期
5 刘淑莲;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作为性质[J];法学杂志;2005年02期
6 袁中毅;过失危险行为犯罪化的立法研析[J];法学评论;1997年03期
7 侯国云;交通肇事罪司法解释缺陷分析[J];法学;2002年07期
8 刘艳红;再论交通肇事罪的“因逃逸致人死亡”[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9 潘永建;“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罪”立法刍议[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10 楼伯坤;对交通肇事“逃逸”的法理分析[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继光;;税收法律关系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2 强昌文;;法理学教改的基本思路——从素质教育谈起[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3 翟继光;;经济法责任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4 周少元;;近代西方刑法新旧派理论对《钦定大清刑律》的影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5 韩轶;;刑罚目的的实现与缓刑、减刑、假释立法的完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6 邱帅萍;;死刑适用疑难问题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7 黄云波;;未遂犯的处罚根据——兼谈犯罪的本质[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8 张晶,赵静;交通肇事后因逃逸致人死亡案件探讨[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9 温文治,陈洪兵;对重婚罪的重新解读——兼对妨害婚姻、家庭罪整体搬迁之利弊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10 王清平,段斌;企业会计涉假民事法律责任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建泉;;刑事和解与公诉权浅论[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吕礼华;;死刑问题探讨[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熊德米;;模糊性法律语言及其翻译[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4 衣文静;;判决错误对诉讼与守法的激励机制研究[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戴激涛;;预算法:宪法之下的财政基本法——从预算法的修订说起[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