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 广州刑事律师网 > 刑法罪名 > 贪污罪 >

贪污罪“情节特别严重”的理解

贪污罪“情节特别严重”的理解

2011-07-13 来源:四川刑事律师网 浏览次数:0

       我国《刑法》第383条的规定,贪污在十万元以上且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换言之,贪污十万元以上,理论上就可判死刑,但前提是要符合“情节特别严重”这一条件。然而,我国法律和司法解释至今没有对“情节特别严重”作出规范而详细的解释,只有各地法院在审判实践中具体掌握。目前,老百姓对贪污罪对贪污罪中“情节特别严重”闹不清。就先前被判刑的几个省部级高官来说,什么情况下属于“情节特别严重”就让老百姓看不懂。例如,胡长清贪污544万元、成克杰贪污41 09万元、王怀忠贪污517万元杰被判死刑,但更高的贪贿额发生在后来者身上——黑龙江原政协主席韩桂芝702万元、原成都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高勇955万元、北京市交通局原副局长毕玉玺1004万元,他们都只被判死缓。这是为什么呢?
       在司法实践中,一般而言,造成特别重大损失、影响恶劣、泄露国家重大机密等事项,属于“情节特别严重”所指情形。笔者认为确定是否“情节特别严重”时,应该从以下两方面分别加以认定:
首先,作为死刑界限的“情节特别严重”的界定。
       在对于贪污犯罪分子适用死刑时,应从贪污数额与动机、手段、后果等两方面同时考虑达到“情节特别严重”。贪污数额特别巨大。贪污罪作为一种以获取财物为目标的犯罪,贪污的数额应是量刑情节的一个主要依据,“情节特别严重”首先是贪污数额特别巨大。在数额巨大的基础上,该“情节特别严重”还应理解为贪污动机恶劣,手段狡诈,造成严重后果或者将赃款挥霍。
      其次 ,作为处无期徒刑依据的“情节特别严重”的界定。对于该“情节特别严重”的理解,也应从数额和非数额的动机、手段、结果等两个方面考虑。
       从数额方面看,应以贪污数额接近10万元为该“情节特别严重”的数额依据。
       从动机、手段、结果等方式看,贪污动机恶劣,手段狡诈,造成严重后果或者将赃款挥霍。与前述判处死刑依据的“情节特别严重”相比,判处无期徒刑依据的“情节特别严重”应将动机、手段后果以及赃款的挥霍程度作为主要的裁量根据,这样才可能在适用第383条规定的贪污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第一个量刑档次中规定的无期徒刑与在贪污5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第二个量刑档次中规定的无期徒刑保持平衡。

 

刑法条文:

第三百八十二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
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

与前两款所列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以共犯论处。

司法解释:

14: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印发《关于贪污受贿投机倒把等犯罪分子必须在限期内自首坦白的通告》的通知 [05-30]

更多相关内容:

2、成安律师贪污罪亲办经典案例

担任龙泉驿区前区委书记弓某、副区长苏某、区长助理、建设局长等贪污、私分国有资产一案的辩护人,成功罪轻辩护

担任四川省某展览管馆长的受贿、挪用公款、贪污案的辩护人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