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广州刑事律师网 > 刑法罪名 > 挪用公款罪 >
[挪用公款罪认定中的几个问题]
[ 报告中心|经济法 ]挪用公款罪认定中的几个问题
登出时间 : 2007-06-27 21:45:34
写稿时间 : 2007-12
登 陆 人 : migi44
下 载 : 1
总 页 数 : 18 Page / 字数 : 6436
文件类型 :
大 小 : [ 56,320Byte
]
资料点评 : 没有会员的点评.
关键词 : 公款 挪用 定罪 
原文:
挪用公款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尽管我国现行刑法第384条对挪用公款罪作了明确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也相继发布了司法解释和规定,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刑法的可操作性。但是,由于实践中挪用公款案情纷繁复杂,认定时存在歧义很多,本文试从犯罪构成的四个要件入手,对认定该罪时遇到的一些特殊问题进得探讨。
一、 公款罪的客体
关于挪用公款罪的犯罪客厅体,刑法学界分歧较大,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挪用公款罪侵犯的客体的公款的所有权,应将其归入侵犯财产罪之中;第二种观点认为,挪用公款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财经管理制度,应划归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之中;第三种观点认为,挪用公款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公款的所有权,又侵犯了国家的财经管理制度。①但两者之中何者是主要客体,何者是次要客体,又各执一端,有的认为,公款的所有权是主要客体,国家的财经管理制度产次要客体,有的同主张国家的财经管理制度是主要客体,公款的所有权是次要客体;第四种观点认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公职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
......
目录:
内容摘要
关键词
一、挪用公款罪的客体
二、挪用公款罪的客观方面
三、挪用公款罪的主体
四、挪用公款罪的主观方面注释
参考文献
参考资料:
简单介绍:
注释:
1、金凯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简明刑法教程》,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地136页。
2、孙膺杰主编《刑法学大词典》延边出版社,1989年版第205页。
3、《政治与法律》,1999年第3期第138页。
4、陈兴良《刑法疏议》,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第95页。
5、周振想主编《中国新刑法释论与罪案》,中国方正出版社1997年出版第172页。
6、冯军著《量刑概论》,载《云南大学学报》,2002年3月第28页。
7、《中国刑法学词典》,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第457页。
8、马克昌主编《刑法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第2版292页。
9、《西南政法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第32页。
10、《全订新刑法读本》1995年版第317页。
参考文献:
1、《刑事诉讼法》教材
2、《刑法法理论与实践》(1997年卷),陈光中主编,1998年9月第一版
3、《刑法学大词典》孙膺杰主编,延边出版社
4、周振想主编《中国新刑法释论与罪案》,中国方正出版社1997年出版
5、马克昌主编《刑法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
6、陈兴良《刑法疏议》,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
7、《刑事法律问题专题研究》刘宋芳、黄丁全主编,群众出版杜,1998年4月出版
8、《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法律汇编》,法律出版社,1997年7月出版
9、、金凯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简明刑法教程》,山东人民出版社
10、《中国刑法学词典》,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
点评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