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广州刑事律师网 > 刑法罪名 > 故意杀人罪 >
故意杀人罪与抢劫罪的界限
一、案情
案例1:
被告人姜甲、姜乙均系山东省招远县罗山公社姜家大队农民。被告人姜甲于1983年4月上旬,将他自己与李某(被害人,系罗山公社后花园大队农民,30岁)准备带款一起外出搞走私的事告诉了被告人姜乙,并说李有4000元现款。姜乙提出:“咱们把他打死,把钱弄下来分了吧。”姜甲表示同意,并提出把尸体埋掉。姜乙说把尸体投入井内。4月20日晚上,姜甲对姜乙说,“姓李的明天早晨3点到我家来”,并让姜乙回家准备。姜乙即回家准备了一根木棍。稍过一会,姜甲又去姜乙家查看情况,并商定在村东小桥处,先用铁丝将李绊倒,然后用木棍打死。凌晨3点前,姜甲拿着木棍和铁丝,姜乙拿着手灯,先后赶到村东小桥处守候。3时,李某骑自行车来到。姜乙见无法下手,便让姜甲到姜乙家东院空屋内等候,他负责把李骗去。约10分钟后,姜乙拿着手灯在前,李某提皮箱在后,向姜乙家的东院走去。当李刚走进空屋门时,姜甲朝李的头部猛击两棍,当即将李打死,然后用双手卡李的脖子。两人仍恐李未死,一起用绳子把李吊在门框上。姜甲得财心切,急忙把皮箱提回家找钱。姜乙趁姜甲离开后,从死者身上翻出现款100元(未告诉姜甲)。姜甲见皮箱内无钱,即返回同姜乙一起在死者脚上穿的皮鞋内翻出32块银元。次日凌晨3时许,两人将尸体绑上石头投入本村东北麦田井内。一、二审法院以抢劫罪对两被告人分别判处死刑和死缓。
案例2:
被告人卢某,与被害人王某及其妻金某是熟人。1988年1月9日晚,卢在王家借宿,次日到×县赶集,1月11日下午回王家。晚饭后,卢与被害人夫妻在堂屋火炉旁烤火、闲谈。晚9时许,金某身体有病,先睡了。卢、王二人继续烤。此时,被告人见火炉上方的屋梁上挂有猪肉,遂起杀人谋财之心。当王提出睡觉,并低头用火钳掩火时,被告人趁机从火炉旁拿起一根木棒,迅即朝王的头部打一棒,王呼喊“救命”,卢又朝王的头部猛击数棒,王当即倒地身亡。接着被告人左手持煤油灯,右手持木棒朝金某的卧室走去,在门口与金相遇,卢谎称王被火烫伤,金去拉王时,卢便用木棒朝金的头部猛击数棒,致金当场死亡。被告人打死两人后,劫取了死者家的猪肉等物品(价值200余元)后逃回家中。
案例3:
被告人张某、阎某、熊某、吴某,均为某镇农民。1986年9月,被告人张某以做生意为名,向镇信用社会计晏某借公款6000元,后与徒弟阎某将6000元分掉,当晏找张讨要借款时,张即产生杀人之念,但由于张向晏借款时有人知道,因惧怕败露,未敢下手。可张、阎已挥霍了部分借款,无法如数归还。于是,张某便又于同年11月初找到镇经管站出纳员李某骗借公款5000元,凑足6000元后归还了晏的借款。此后,李某便多次找张催还借款,促使张再起杀人赖帐之心。同年11月23日晚,张在家中与阎某密谋了杀害李某的计划,商定由阎约被告人吴某一起作案,张则同妻子熊某出外躲避,达到既可除掉讨债人免除债务,又可避免杀人嫌疑的目的。被告人阎某准备了铁锤等凶器。熊某为其提供了塑料绳一根,麻袋一条,随后与丈夫离家躲避。同年11月27日晚6时许,当李某再次到被告人张某家索款时,躲在张某屋内的阎某、吴某趁其不备,持铁锤朝其头部猛击一下,吴某上前用抹布堵李某的嘴,李拼命反抗,与吴某搏斗,阎某乘机用铁锤又连击李某头部数下,致其当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