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广州刑事律师网 > 刑法罪名 > 挪用资金罪 >
《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湖南师范大学》 2010年
获取最新
挪用资金罪若干疑难问题研究
谭戈
【摘要】: 挪用资金罪是涉及非国有单位的犯罪类型之一,很多问题在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还存在争议。2006年6月13日最高院《批复》中规定“归个人使用或借贷给他人”是指挪用本单位资金归本人使用或其他自然人使用,或者挪用人以个人名义将所挪用资金借给其他自然人和单位。“归个人使用”与“借贷给他人”之间不是并列的关系,而是包容关系,即“归个人使用”所包含的意思已经包容了“借贷给他人”,刑法第272条规定“归个人使用或借贷给他人”并非在刑法第384条“归个人使用”基础上的创新,而是法条的明确化表现。对此的理解可以参照第384条所规定的挪用公款罪相关的司法解释。挪用资金不退还的,应分情况分析,若因客观上无能力归还,从立法意图、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分析,仍应定挪用资金罪,并对其加重处罚;若主观上不想还,该行为所表现的心理特征也并不直接等同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应根据其他表现行为分析行为人是否构成职务侵占罪。多次挪用资金,其数额的计算较复杂,可先将挪用行为按用途分为“超期未还型”、“营利活动型”和“非法活动型”,并按前后几次挪用之间的关系,将多次挪用分为独立的多次挪用和交叉的多次挪用,在此基础上引入柱状图形便可进行明了的分析,挪用金额所在轴以1-3万/5千-2万为界限;挪用时间所在轴,以三个月为界限;挪用资金行为的三种用途所在轴,分别标示着其他活动、营利活动和非法活动。运用该图时,应将三者结合起来分析。本罪中“挪”是前提,“用”只是目的,因此“用”并非构成本罪的要件之一,“挪而未用”案件,若行为人行为符合本罪的其他构成要件,应以挪用资金罪定罪量刑。从本罪的构成要件、犯罪结果及司法实践分析,应肯定挪用资金罪中存在未遂形态,对挪用资金罪的未遂形态应分情况、分层次进行分析。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924.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团体订阅中心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游伟,徐虹;科学界定“挪用公款不退还”与“挪用转化为贪污”[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2 刘秀;;挪用资金罪构成要件探析[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贾凌,曾粤兴;殊途同归:论挪用性质的犯罪的立法完善[J];河北法学;2000年06期
4 张兆松;论挪用资金罪中的“他人”之含义——兼谈挪用公款罪的立法完善[J];检察实践;2000年04期
5 张云龙;;对挪用资金罪“归个人使用”和“借贷给他人”的考量[J];决策探索;2006年02期
6 唐伯荣;“挪用公款不退还以贪污论处”质疑[J];法学研究;1995年03期
7 史宝伦,赵丰琳;关于挪用资金罪中“他人"概念辨析[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8 戴承欢;蔡永彤;;挪用资金罪若干疑难问题之考察初步——突破实践困境的可操作性方案研究[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10期
9 郭理蓉;挪用资金罪若干疑难问题探讨[J];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6期
10 刘霜;挪用型犯罪中的“归个人使用”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金星;论挪用资金罪认定中的几个疑难问题[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2 高雪峰;挪用资金罪司法疑难问题探讨[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
3 王骏杰;挪用资金罪司法适用疑难问题研究[D];贵州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轶;;刑罚目的的实现与缓刑、减刑、假释立法的完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2 何俊;;论合同诈骗罪[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3 张曙光;;一种“事实关系”型行为——刑法中持有之规范论描述[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4 陈银珠;;刑法解释的立场选择:客观解释论之提倡[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5 张晶,赵静;交通肇事后因逃逸致人死亡案件探讨[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6 温文治,陈洪兵;对重婚罪的重新解读——兼对妨害婚姻、家庭罪整体搬迁之利弊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7 杨明;陈结淼;;论我国刑事法领域中弱势群体的程序保护[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周铭川;;片面共犯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陆诗忠;;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之基本问题研究——对相关传统话语的批判性考察[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10 吕新强;;消防责任事故罪客观要件辨析[J];安防科技;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光骏;;关于刑事和解的几个法律问题[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吕礼华;;死刑问题探讨[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乐绍光;周彬彬;;相对不起诉权监督机制探析[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熊霞;;检察职权科学配置研究——以特定重大犯罪案件检察职权的立法完善为视角[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桑本谦;;传统刑法学理论的尴尬(Ⅱ)——面对梁丽案[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