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 广州刑事律师网 > 刑法罪名 > 抢劫罪 >

《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2010年

《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2010年

获取最新

论抢劫罪中“入户抢劫”的认定问题

李宁  

【摘要】:入户抢劫作为抢劫罪的法定加重情形的规定首次出现在1997年修订实施的《刑法》中,"入户"也成为新刑法诸犯罪中唯一的法定加重情节。由于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入户抢劫的法律适用都存在较多的问题,即使最高人民法院先后两次对其进行过司法解释,但仍争论不断,造成了各地各级司法机关在刑法适用上的不平衡。为尽量统一司法,实践中的问题要从理论着手,理论中的问题要到实践中求证,本文试图以刑法典分则对入户抢劫的规定为基础,以入户抢劫的司法解释为参照物,从入户抢劫的概念、法律特征、加重构成要件等几个方面来分析入户抢劫的基本理论。

【作者单位】:
【分类号】:D924.3
【正文快照】:

我国1997年颁布实施的新刑法第263条将人户抢劫作为抢劫犯罪的八种情形之一,规定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直至死刑,这不仅是新中国首次将人户抢劫进行立法,也是新刑法中将“入户”作为加重情节仅有的条文加以规定的犯罪情节,然而人户抢劫从刑法生效实施的那天开始,无论是在理

下载全文更多同类文献 团体订阅中心

PDF全文下载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熊洪文;再谈对抢劫罪之加重情形的认定[J];人民检察;1999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志祥;;派生犯罪构成的性质之辨正[J];北方法学;2007年06期

2 王志祥;;论结果加重犯的构造[J];北方法学;2009年01期

3 于冲;;生产销售假药定罪量刑中的司法尴尬及完善[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孟传香;;强奸后迫使卖淫未成是强迫卖淫罪既遂还是未遂[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2期

5 王志祥;;从既遂标准的层次性理论看加重犯的既遂问题[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6 曾传红;论刑法中“入户抢劫”的认定[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2年01期

7 林亚刚;张莉琼;;反复实施危害行为的成罪及处罚模式探讨[J];法学评论;2009年03期

8 何双全;李剑军;;“入户抢劫”之“户”的认定——以商住合一场所为视角[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1年11期

9 王甜;;从一则案例分析轮奸犯罪中的未遂问题[J];法制与社会;2008年13期

10 冯立铨;;入户抢劫中入户的目的内容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8年3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沈志民;抢劫罪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邓超;财产犯罪原理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蒋涛;罪刑法定下我国刑法司法解释的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4 李斌;可罚未遂原理及司法适用[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5 廖瑜;论犯罪情节[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6 刘佩;结果加重犯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子为;“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陈有限;论我国刑法中的加重情节[D];湘潭大学;2010年

3 王钢;故意杀人罪立法的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4 王玉瑊;私分国有资产罪疑难问题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赵胜;抢劫罪基本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6 李银龙;轮奸行为判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房军;入户抢劫中“户”的范围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8 蔡小强;抢劫罪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9 储盛楠;情节加重犯基本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颜朝生;数额在财产犯罪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慧萍,张晓梅;试论认定抢劫罪的几个难点问题[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2 张永红;;“入户抢劫”新论[J];河北法学;2006年11期

3 项谷,高维;预谋型与转化型“入户抢劫”的司法认定[J];政治与法律;2005年01期

4 曾传红;论刑法中“入户抢劫”的认定[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5 陈裕新,陆健,钱晖;对“入户抢劫”司法解释的修改建议[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3年03期

6 侯国云,么惠君;“入户抢劫”与“在户内抢劫”区别何在[J];人民检察;2005年21期

7 李佳丽;;“入户抢劫”若干问题探析[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8 丁海燕;;抢劫罪的若干问题[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9 戴瑞春;;进入宾馆抢劫不认定为“入户抢劫”[J];当代广西;2010年12期

10 张惠保;转化型入户抢劫的认定[J];人民检察;1999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宁;;论抢劫罪中“入户抢劫”的认定问题[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2 窦全安;;论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异同[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3 邓万飞;;对刑法第267条第2款的理性思考[A];2005年贵州省法学会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张海青;刘芳;;对转化型抢劫犯罪构成的几点理解[A];2005年贵州省法学会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李萍;;论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的运用——以“抢劫致人死亡”的认定为视角[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6 柴峥涛;;相对刑事责任年龄人具体适用法律探析[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09年

7 聂立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中从宽的实证考察与制度完善[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8 金碧华;;文化冲突下的累犯形成——对一起故意伤害罪的个案调查分析[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