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广州刑事律师网 > 刑法罪名 > 青少年犯罪 >
青少年犯罪团伙现象分析
正文 字体大小: 中
青少年犯罪团伙现象分析 (2010-10-14 19:37:26)
标签: 法律 青少年犯罪 杂谈
摘要:2008年广东省佛山市警方破获一名为“东方兄弟”的青少年犯罪团伙。青少年团伙犯罪的频发值得我们关注与思考。下文将以“东方兄弟”团伙为例,分析青少年团伙犯罪现象的特点、原因以及预防措施。
关键词:“东方兄弟”团伙 青少年团伙犯罪 外来务工人员
正文:
案情:
2008年4月16日,佛山警方抓获99名“东方兄弟”嫌疑人。“东方兄弟”是近年来佛山警方破获的最大的青少年犯罪团伙之一。同年12月10日,佛山市禅城区检察院正式以抢劫罪对“东方兄弟”青少年犯罪团伙提起公诉。2009年5月7日,佛山市禅城区人民法院对备受关注的“东方兄弟”青少年团伙抢劫犯罪案进行了一审宣判,以抢劫罪判处钟某、周某等18名被告人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至十年不等,并处罚金人民币500元至10000元不等。法院同时对其中犯罪情节较轻的董某等5名未成年被告人依法适用缓刑。
“东方兄弟”青少年犯罪团伙的出现再次引起了社会对青少年犯罪现象,特别是青少年团伙犯罪现象的思考与关注。
事实上,仅佛山市禅城区法院少年法庭2008年审理的案件中,未成年犯罪人数达205人,其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人数占98.5%,外来籍少年又占青少年犯罪总数的83.4%。这些调查数据反映了青少年犯罪的一些特征。
一、青少年犯罪的主要特点:
(一)青少年犯罪呈低龄化、成人化、团伙化。以“东方兄弟”团伙来分析,这一犯罪团伙中的成员多是未成年的外来工子女,年龄均在15到20周岁之间,分别来自广西、四川等地。这些被告人伙同其他社会闲散人员组成“东方兄弟”犯罪团伙,在佛山市禅城区东方广场、祖庙路等地,多次有分有合地持刀拦截路人,通过威胁、恐吓、殴打、搜身等手段抢劫被害人的财物。
(二)青少年犯罪多为贪财性犯罪。针对佛山的青少年犯罪现象,广州大学社会学教授谢建社取得相关部门支持,对佛山市801名犯罪在押的外来工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从中抽取72名80后进行了访谈。在他访谈过的72名80后新生代外来工中,因金钱犯罪而入狱者约占81%,其中抢劫、抢夺等暴力犯罪约占51.4%.除金钱犯罪外,故意伤害等暴力犯罪也占较大比重。
(三)青少年犯罪多为团伙性犯罪,且松散性比较大。据调查,在青少年犯罪案件中约有60%至70%属于团伙犯罪。渴望友情,乐于合群是青少年的一种心理需求,是独立意识的外在表现。青少年往往在父母面前封闭自我,而更爱与年龄相仿、趣味相投的伙伴在一起,形成一个小的群体。青少年违法犯罪也多以团伙形式出现。而在“东方兄弟”犯罪团伙中,更多的是留守儿童,父母双双到城里务工,长期缺乏父母关爱,更容易使他们产生抱团心理。而且相比起有着严格的规矩与制度的成人犯罪性集团,青少年犯罪团伙更多的只是松散的组织。据了解,“东方兄弟”团伙平常以一名叫“东方兄弟”的QQ群联系,而作案次数比较多的是其中的18名成员,而另外的成员只是偶尔通过QQ群聚集一起作案。因此,这体现了这些青少年犯罪团伙都是组织比较松散的,维持这种组织的仅仅是他们的义气、爱好、乡情与现实生活中的共同遭遇。
(四)青少年犯罪成员中,外来青少年所占比例越来越重,其中大多数为辍学无业青年。仅禅城区法院少年法庭2008年审理的案件中,未成年犯罪人数达205人,外来籍少年又占青少年犯罪总数的83.4%,其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人数占98.5%,。外来工犯罪群体呈现出高度低龄化的趋势,其中18至19岁的有182人,约占22.7%;20至21岁的有227人,约占18.3%。谢建社如此形容这代人面临的尴尬:“退回农村,他们做不了合格的农民;融入城市,他们很难逾越横亘在面前的制度、文化之墙。”最终,他们纷纷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青少年团伙犯罪原因分析:(以“东方兄弟”为例)
(一)青少年自身的原因:
1. 从心理上来分析,青少年正处于成长阶段,所以普遍具有叛逆的心理,而且对许多事物都产生强烈的兴趣,喜欢寻求刺激,也易受影响与诱惑。但是由于心理上发展不成熟,所以在一些问题上无法做出正确的是非判断,特别是男孩子,常常因为朋友间的义气与教唆,更容易做出违法行为。另外,以“东方兄弟”团伙为例,他们多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因此对大城市的向往与现实生活当中的不如意所形成的强烈反差使他们更易为了追求物质上的满足而进行侵财性的犯罪行为。
2. 从生理上来分析,青少年多处于血气方刚的时候,因此更易因冲动实施违法犯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