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 广州刑事律师网 > 刑法罪名 > 青少年犯罪 >

我国青少年犯罪的人口学特征分析

《西南财经大学》 2008年

获取最新

我国青少年犯罪的人口学特征分析

李春燕  

【摘要】:自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被列入世界三大公害以来,青少年犯罪一直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和治理成效。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人口绝对量大,占犯罪总人口的比重居高不下,且有上升的趋势。在此背景下,本文在前人相关学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人口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对青少年犯罪人口的人口学特征进行分析,探讨青少年犯罪人口犯罪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相关职能部门的决策提供合理化和具有可行性的参考意见。 本文一共分为五章,从研究现状、背景开始到青少年犯罪的现状、人口学特征分析,再到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探讨,最后落脚到解决青少年犯罪的对策,逻辑连贯,内容详实。下面就本文的主要内容、观点和本文的创新之处作一简要陈述。 第一章《绪论》分为三小节,主要介绍本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当前相关研究概述以及青少年犯罪的人口学特征。在青少年犯罪的人口学特征中,界定了青少年犯罪的相关概念,包括青少年、青少年犯罪以及犯罪人口和青少年犯罪人口;阐释了青少年犯罪的人口学特征的内涵,包括年龄特征、性别特征、文化程度特征、职业结构特征、经济收入特征、地域特征、婚姻结构特征、家庭结构特征以及人口迁移变动特征。本章对青少年犯罪的研究现状和成果作了总体介绍,阐释了进一步研究该问题的意义,为后续研究作了理论铺垫。 第二章《我国青少年人口犯罪的现状》分为八小节,从青少年犯罪数量、犯罪主体年龄、犯罪类型、犯罪形式、犯罪方法、犯罪手段、犯罪人口中学生主体人数、作案区域八个方面陈述了目前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现状,也即青少年犯罪存在的问题。本章通过详实的数据和具体的例子对青少年犯罪存在的问题作了比较全面的分析,使后续研究能够有的放矢。 第三章《我国青少年犯罪的人口学特征分析》是本文的重点,共分为九小节,分别对青少年犯罪人口的年龄特征、性别特征、文化程度特征、职业结构特征、经济收入特征、地域特征、婚姻结构特征、家庭结构特征等九个与青少年犯罪有关联的人口学特征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本章通过查阅书籍、统计年鉴、科研文章、各种政府报告和公报,收集大量数据,运用人口学、社会学相关学科知识深入分析数据隐含的信息,透过现象看本质,探悉出这些人口学特征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为提出解决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对策提供了方向。 第四章《我国青少年犯罪原因探讨》分为三小节,主要从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和家庭因素三个大的方面分析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其中,社会因素方面包括社会控制不力、价值观念的嬗变、生活方式的变迁、升学就业压力大、贫富差别愈来愈大、多种文化冲撞、文化环境混乱等七个影响、诱使青少年犯罪的方面。学校因素方面也包括教育资源贫乏、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理念偏差、片面追求升学率、教书与育人脱节、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等八个方面。家庭因素方面又包括家庭结构残缺、家庭教育不适当、家庭环境不和谐三个方面。本章通过多方面的分析,力求全面、准确地透析出引起青少年犯罪的各种原因,为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对策提供了基础和依据。 第五章《我国青少年犯罪的对策研究》是本文写作的落脚点,也是本文写作的目的,正是针对前面分析的原因,从社会、学校和家庭三个大方面切入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在社会方面,从法律的普及、完善,健全机构、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加强社会控制、营造文明向上的成长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在学校方面,从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增强教师队伍力量、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改进教学理念,体现教育公平性,加强法制教育,加强学校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在家庭方面,也从提高家长素质、改善家庭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要求。虽然很多学术论文也从这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但是不够全面,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加入了很多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从家庭、社区、学校、社会各个层面提出了具体可行的要求和意见,以期对青少年犯罪问题的解决起到一定的作用。 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选题角度的创新。目前国内关于青少年犯罪的研究也较多,研究的视野也不尽相同,但多从社会学、法学、犯罪学和心理学的角度研究,还很少从人口学的角度来分析;人口学不仅是一门基础性学科,更是一门工具性科学,能对犯罪人口从多层次、多方位进行研究,不仅研究犯罪人口本身,也研究犯罪人口的父母乃至祖父母的特征;不仅研究犯罪人口的性别、年龄、学历、婚姻状况、经济收入等等,也研究其家庭的经济收入、文化程度特征等等,因此,用人口学的视野来研究青少年犯罪人口是可行的,也是完全适当的;不仅可以从新学科、新角度来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为该问题的研究提供更广、更多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成果。资料方面的创新。本文力争做到资料求真、求实、求新,通过查阅大量书籍和上网搜索,广泛收集、整理相关资料,特别是相关的数据;不仅仅局限于参考前人的学术论文,更是从政府的各种报告和公报、统计年鉴、犯罪年鉴中整理出相关资料和数据,使本文资料充实、详尽,具有说服力。本文本着严谨治学的态度,严格按照学校的规定,尊重别人的研究成果,对于引用的别人的学术观点和数据都一应辅以参考文献以说明出处,以示感谢。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C913.5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团体订阅中心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珊;我国自然灾害受灾人口社会救助体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君忠;浅析家庭因素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2年04期

2 储槐植;中国青少年犯罪现状与治理对策[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3 江爱青;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青岛医药卫生;2004年04期

4 邱白莉;当代美国青年受教育的状况[J];当代青年研究;2003年06期

5 安新予;广州市外来未成年人犯罪的调查研究[J];青年探索;2004年06期

6 曾盛聪;海峡两岸青少年犯罪与防治对策比较[J];青年研究;2001年04期

7 张宝义;90年代天津市青少年犯罪人口的构成及其变动[J];人口研究;2004年01期

8 龚文君;;给农民工子女一张心灵的课桌——实现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机会平等[J];社会科学论坛;2006年07期

9 吴峰,孟超;青少年犯罪心理与健康教育[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0年05期

10 蒋索;何姗姗;邹泓;;家庭因素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官爱兰;全辉;;河南农村人力资源现状与开发对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3期

2 徐永战;杨科;;社会学视野下南通农村乡土民居百年演变[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2期

3 雍自元;;试论女性犯罪的原因[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张启珍,杨铭;我国的人口问题与人口的可持续发展[J];安阳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5 邓力;新疆儿童小偷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4期

6 孙振荣;社会转型对女性犯罪的影响[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11期

7 赵清艳;试论高校心理健康普及教育[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8 郭世杰;;浅论青少年罪犯心理矫治[J];边缘法学论坛;2011年02期

9 封晓蓓;;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视野中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的完善[J];才智;2009年30期

10 牛立然;刘牧;;我国单亲家庭子女心理状况及教育对策研究[J];才智;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立;;户籍制度与中国城镇化:1949—2009——户籍改革方向刍议[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云武;;中国的社会流动与流动者的关系网络[A];福建省社会学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张云武;;地区城市化度与居民的社会交往[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杨耀华;;完善未成年人特别保护法律体系的反思[A];当代法学论坛(二0一一年第三辑)[C];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