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 广州刑事律师网 > 刑法罪名 > 抢劫罪 >

抢劫罪司法认定若干问题研究

《复旦大学》 2009年

获取最新

抢劫罪司法认定若干问题研究

江瑾  

【摘要】: 抢劫罪是司法实践中常见、多发的一种侵财类犯罪,历来是我国刑法打击的重点。长期以来,我国刑法理论界对抢劫罪作了大量深入细致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由于立法对文字简明性和概括性的要求,无法穷尽到实践中所发生的一切情形。相应的一系列司法解释虽然解决了一部分问题,但在理论和实践中仍有一系列问题值得去讨论研究。笔者试图在相关刑法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司法实践,对抢劫罪的犯罪客体、犯罪对象以及司法认定等问题展开理论上的研究和实务上的探讨,以期对我国抢劫罪的理论研究有所裨益,同时为司法实践中科学准确地认定和处罚抢劫罪提供参考意见。全文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关于抢劫罪的客体和对象。结合司法实践探讨了抢劫罪的客体和对象,对违禁品、非法所得财产、财产性利益、网络虚拟财产等能否成为抢劫罪的对象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违禁品、非法所得财产、财产性利益、网络虚拟财产可以成为抢劫罪的对象。 第二部分,关于抢劫罪八种加重情形的认定。在这一部分中,结合刑法规定和司法解释,从刑法原理出发,论证了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规定的八种法定加重处罚情节,为司法实践中正确认定这八种加重处罚情形提供了较好的参考 第三部分,关于抢劫罪既遂与未遂的标准。在阐述抢劫罪应以“是否取得财物”或者“是否造成轻伤以上后果”作为区分犯罪既遂与未遂区分标准的基础上,分别对抢劫罪情节加重犯是否存在未遂、转化型抢劫罪及准抢劫罪的既遂与未遂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为司法实践中正确界定抢劫罪的犯罪形态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D924.3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8
  • 前言8-9
  • 第一章 抢劫罪的客体与对象9-18
  • 第一节 抢劫罪的客体9-10
  • 一、学界的主要观点9
  • 二、本文的基本主张9-10
  • 第二节 抢劫罪的对象10-18
  • 一、不动产能否成为抢劫罪的对象11-12
  • 二、违禁品能否成为抢劫罪的对象12-13
  • 三、非法所得财产能否成为抢劫罪的对象13-15
  • 四、财产性利益能否成为抢劫罪的对象15
  • 五、网络虚拟财产能否成为抢劫罪的对象15-18
  • 第二章 抢劫罪八种加重情节的认定18-46
  • 第一节 入户抢劫的认定18-25
  • 一、“户”的范围18-21
  • 二、怎样理解和认定“入”21-24
  • 三、暴力或胁迫行为发生地点的限制性24
  • 四、对在居民住户中的特定第三人实施的抢劫能否认定为入户抢劫24-25
  • 第二节 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认定25-29
  • 一、公共交通工具的概念和特征26
  •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司法认定26-29
  • 第三节 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29-31
  • 一、对“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界定30
  • 二、抢劫对象的范围30-31
  • 三、情节加重的基本前提:行为人主观上的认知31
  • 第四节 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31-36
  • 一、多次抢劫31-33
  • 二、抢劫数额巨大33-36
  • 第五节 抢劫致人重伤、死亡36-41
  • 一、抢劫致人重伤、死亡是否包括故意伤害、故意杀人36-38
  • 二、抢劫行为与“致人重伤、死亡”的因果关系38-40
  • 三、致人重伤、死亡中“人”的范围40-41
  • 第六节 冒充军警人员抢劫41-43
  • 一、冒充军警人员抢劫是否以被害人被蒙骗或信以为真为前提41-42
  • 二、真正的军警人员抢劫的如何处罚42-43
  • 第七节 持枪抢劫43-44
  • 一、使用仿真枪、假枪进行抢劫是否属于“持枪抢劫”43-44
  • 二、持没有填装弹药的真枪进行抢劫是否属于“持枪抢劫”44
  • 第八节 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44-46
  • 第三章 抢劫罪既遂与未遂研究46-53
  • 第一节 普通抢劫罪的既遂与未遂46-51
  • 一、关于抢劫罪既遂与未遂的区分标准问题的争议46-48
  • 二、探寻抢劫罪既遂与未遂区分标准的理论前提48-49
  • 三、“是否取得财物”或“是否造成轻伤以上后果”是抢劫罪既遂与未遂的区分标准49
  • 四、抢劫罪情节加重犯是否存在未遂49-51
  • 第二节 转化型抢劫罪的既遂与未遂51-52
  • 第三节 携带凶器抢夺的准抢劫罪的既遂与未遂52-53
  • 结语53-57
  • 参考文献57-62
  • 后记62-63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团体订阅中心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雪冰;;不同法系中抢劫罪的比较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沈志民;抢劫罪既遂与未遂区分标准新探[J];当代法学;2005年04期

    3 刘明祥;论抢劫罪的加重犯[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 肖中华;论抢劫罪适用中的几个问题[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8年05期

    5 崔淑霞,赵宝元;论抢劫罪实务的三个问题[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6 谢彤;“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理解与适用[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7 黄祥青;论抢劫罪情节加重犯的认定与刑法限制解释方法的运用[J];法律适用;2005年08期

    8 逄锦温;抢劫罪司法认定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法学评论;2002年01期

    9 朱晓斌;抢劫罪中既遂与未遂的探讨[J];法学;1981年01期

    10 胡显璧,江礼华;也谈抢劫罪的既遂与未遂问题——兼与朱晓斌同志商榷[J];法学;1982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贵州大学法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肖中华;[N];人民法院报;2006年

    2 江苏省南京市下关区人民法院 朱锡平;[N];人民法院报;2008年

    3 上海市卢湾区人民法院 许浩;[N];人民法院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黄毅平;论特别类型抢劫罪的若干问题[D];武汉大学;2004年

    2 方毓敏;抢劫罪若干疑难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3 王威;抢劫罪若干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5年

    4 瞿森;抢劫罪疑难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5 赵德江;抢劫罪的客体探讨[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何素杰;“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疑难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中东;;法学层面上的刑罚裁量根据[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2 韩轶;;刑罚目的的实现与缓刑、减刑、假释立法的完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3 何俊;;论合同诈骗罪[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4 童伟华;;财产罪的法益——修正的“所有权说”之提倡[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5 邱帅萍;;死刑适用疑难问题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6 黄云波;;未遂犯的处罚根据——兼谈犯罪的本质[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7 於恒强,洪流;中国四法域量刑规则比较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8 张晶,赵静;交通肇事后因逃逸致人死亡案件探讨[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9 何承斌;共同犯罪与身份问题的比较研究——以贪污犯为线索评析我国共同犯罪与身份问题立法[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10 韩轶;;论刑罚目的与量刑原则[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荣辉;;在新形势下检察机关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路径选择[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吕礼华;;死刑问题探讨[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郭云忠;;检察权谦抑性的法理基础[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桑本谦;;传统刑法学理论的尴尬(Ⅰ)——面对许霆案[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桑本谦;;传统刑法学理论的尴尬(Ⅱ)——面对梁丽案[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