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广州刑事律师网 > 刑法罪名 > 死刑 >
《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华中科技大学》 2011年
获取最新
死刑限制论
李阳
【摘要】:本文总结了已有的研究成果,运用比较方法和历史分析的方法,重点研究了死刑司法限制一般理论和死刑司法实践的困境。通过分析,本文认为,对死刑的司法限制可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从理论上讲,要更新观念,这是限制死刑适用的根本途径;从实践上讲,通过各种具体措施对死刑进行司法限制。通过对死刑的司法限制,减少死刑在我国的实际适用。 本文共分四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限制死刑适用概说,通过阐述死刑和限制死刑适用的概念、死刑适用的历史演变以及限制死刑适用的必要性,为后文分析我国死刑制度做出铺垫。第二部分,分析了我国关于限制死刑适用的现状,包括运用刑事立法、司法解释和死刑核准制度来限制死刑适用。第三部分,指出了我国当前在限制死刑适用中存在的问题,偏离死刑政策的一些做法,包括司法工作人员工作中、死刑适用程序和死缓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我国在限制死刑问题上必须破除的几个误区。第四部分针对我国当前在限制死刑适用中存在的问题,在分析我国现有司法对死刑控制存在的缺陷的基础上,着重从司法控制角度提出对策和建议。具体包括对司法工作人员的建议、通过严格适用死刑程序来限制死刑的对策、针对死缓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对策、构建赦免制度。其中通过严格适用死刑程序来限制死刑的对策又通过一审、二审、死刑复核、再审、执行五个环节来具体阐述自己的建议。 本文主要采用比较研究方法、归纳推理研究方法、演绎推理研究方法。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25.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团体订阅中心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樊崇义;叶肖华;;死刑的实体和程序控制[J];中国司法;2006年08期
2 竹怀军;论我国死刑赦免制度的构建[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5期
3 蒋兰香;论死刑案件的程序保障[J];云南法学;2000年03期
4 龙宗智;;收回死刑复核权面临的难题及其破解[J];中国法学;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少军;;试论我国的刑事再审程序[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2 王圣扬;孙世岗;;西方诉讼证明标准本土化的可行性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3 张品泽;姚劲华;;论侦查窃听对隐私权的影响及其抉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4 胡志斌;;关于公诉权制约机制的探讨[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5 卜开明;胡立柱;程东;;贿赂犯罪侦查中的内在缺陷分析——以程序法为视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6 陈宏光;;新时期法治思想的创新与发展——十七大报告蕴含的法治思想[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7 王圣扬;;从辩护律师参与量刑活动看我国审判量刑程序的改革与完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2期
8 王圣扬,李生斌;中外公诉裁量制度初探[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9 温文治,陈洪兵;对重婚罪的重新解读——兼对妨害婚姻、家庭罪整体搬迁之利弊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10 程晓燕,华枫;论辩诉交易与我国刑事诉讼[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秉志;阴建峰;;新中国刑法立法60年——以影响刑法立法的客观范畴为视角[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龚培华;秦新承;;检察环节律师辩护权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董亚平;;关于我国刑事诉讼贯彻直接言词原则的思考[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钱翠华;;知识产权民事审判权滥用的公平矫正——公正视野下法官品德对专利民事审判权的影响[A];专利法研究(2010)[C];2011年
5 黄韬;;考察我国法院处理不良金融债权争议案件的政治维度[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柯华庆;;实效主义法学纲要[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