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广州刑事律师网 > 辩护律师 >
【韩流】《辩护人》为什么这么火
2013年是韩国电影复兴的大年。年度票房前十的影片中,本土电影占据九个席位,远远将好莱坞大片拒之门外,达成了多少国家都梦寐以求所追寻的理想。这其中,作为年度票房亚军的《辩护人》更是尤为突出,成为了年度现象级作品。不仅仅是因为其出色的票房成绩,更因为除了票房之外,这部影片还有着太多不可不提地方。
作为年度现象级影片的《辩护人》,可谓是叫好又叫座
作为没有事先了解影片的观众,在开始观影不久后,是绝对想不到影片最终的发展方向,会由一出轻喜剧变成了严肃的政治剧。影片大约用了三分之一的时间在讲述主人公宋佑硕成为一名“知名”税务律师的奋斗历程,这其中充满了励志、温情、搞笑的元素,让观众误以为这真的是一部韩国版的《中国合伙人》。在影片的第一个高潮餐馆相认的场景出现后,甚至会让部分女性观众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泣不成声,仿佛变成了又一部《七号房的礼物》一样。而谁又能想象,此时的影片,才刚刚开始...
在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内,影片可以说完全颠覆了之前的叙事节奏,完全出乎意料。整体风格瞬间也由舒缓愉悦变成了严肃冷峻,充斥着浓郁的政治隐喻色彩,通过宋康昊饰演的宋佑硕律师为当时所谓的“赤色分子”进行人权辩护这一极具震动性的事件,矛头直指当时执政的独裁政府。直到此时,影片所要表达的真正主题才渐渐显露出来,这不是一部主打赚钱的励志片,也不是传记电影,更不是主打温情的言情片,而是一部要探讨人权,探讨民主的政治电影。影片既让观众真切地体会到当年先辈们为维护人权而作出的巨大牺牲,同时也再一次将政治这一既敏感又充满艺术魅力的题材搬上了大银幕,继而引发了全民性的争相讨论。
韩影影射政治的案例早已屡见不鲜,从《熔炉》所引发大众对于聋哑儿童性侵案件的强烈关注甚至最终影响到韩国法律条文的修改,到今年的《素媛》再次进行强化;从年中时政治讽刺意味浓厚的《恐怖直播》再到如今这部取材于真实事件的《辩护人》,韩国对于历史发展中遗留下的弊病从不避讳,甚至不惜笔墨,为的只是让民众更好的了解这个国家。正视并反思历史,严肃的探讨并剖析社会深层次的问题或许也是韩国电影近来迅速复兴的一大关键,虽然商业化的形式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对影片的政治影射与社会批判,但却依然能够力透银幕,很好的平衡了商业与艺术。坦白来讲,《辩护人》显然没有《熔炉》那般严肃正经,并非是本片达不到,而显然是导演的刻意所为,也正是因为这份刻意略显随意的轻松,才使得影片能够有如此出色的票房,真正做到了商业艺术两不误。本片的导演杨佑硕也凭借着这部韩国有史以来处女作票房最高的作品,为自己今后的职业生涯写下了光辉亮丽的第一笔。
《熔炉》开启了韩国政治题材电影的先河,当然,前提是《杀人回忆》不算在内
纵观整部影片来看,除导演外,最大的功臣则当属饰演宋佑硕律师的“国民瑰宝”宋康昊大叔。作为能撑起整个事件的最核心人物,宋佑硕律师的扮演者必须有着绝对强大的演技,来支撑整部影片中主人公前后差异如此巨大的性格变化;除此之外,演员还应有着相当程度上的商业号召力以保证影片不会遭遇票房上的滑铁卢。而面对如此苛刻的要求,能够符合条件的演员放眼整个忠武路,相信也绝不会超过三位,而影片最为明智的一点也恰恰就是选择了宋康昊。作为影片的绝对核心,凭借着此前在《汉江怪物》中有着相似的表演经历,宋大叔完美的撑起了整部影片,从影片开头时土气、厚脸皮、精明且一心追求金钱利益的新人律师,发展到影片后半段为了追寻正义,保障人权而放弃优厚待遇时的毅然决然,再到结尾对簿公堂时的震撼咆哮,角色前后对比反差之强烈,在令人大呼过瘾的同时,也暗自惊叹于宋大叔精湛的表演。这个角色,毫不夸张的讲,就是为宋康昊量身定做的,除他之外,其他人真的很难驾驭。
当然,影片也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不足,宋康昊大叔过于吃重的戏份也几乎让他抢光了其他角色的表演空间,使得影片中很多角色不幸沦为鸡肋,没有充足的施展空间,特别是饰演他助手的黄金配角吴达庶,在片中更是没有任何存在的必要,不知道在演些什么;而他本人在某些细节的处理上也有些许不足,值得商榷。(比如在一向威严的法庭之上使用如此堪比马景涛完胜小李子的咆哮演技,真的合乎情理吗?) 除此以外,影片中某些剧情的设置上有些不合逻辑,譬如影片中段众律师在主人公办公楼下示威时突然出现的暴力场面,以及结尾法庭戏上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外媒记者们等等。但总而言之,这依旧是一部充满看点、阵容强大同时又不乏艺术气息的商业佳作,值得你拥有!
宋大叔的表演总体来讲可圈可点,但法庭上的这出咆哮戏,真的有待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