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广州刑事律师网 > 刑法罪名 > 挪用公款罪 >
挪用公款罪认定中若干疑难问题研究
《郑州大学》 2006年
获取最新
挪用公款罪认定中若干疑难问题研究
谢东晓
【摘要】:挪用公款罪的认定一直是职务型经济犯罪的难点。本文结合司法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就挪用公款罪司法认定中争论较激烈的几个问题作以探讨。本文在结构体系上,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重点阐述了挪用公款罪犯罪对象的认定问题。围绕刑法第384条第1款中“公款”的外延,提出以下观点:1、“公款”不限于公有款项;2、金融凭证、有价证券可以成为挪用公款罪的犯罪对象,挪用公款金融凭证、有价证券用于质押的行为同样侵犯了相应款项的使用权,其后果与直接挪用公款为他人提供担保没有实质的区别,符合法定条件的,构成挪用公款罪;3、从挪用公款罪的对象“公款”是否包括非特定公物在内的不同观点入手,提出挪用公款罪的犯罪对象不应当包括非特定公物,并进一步阐述了持该观点的理由;4、对挪用非特定公物后又变现使用的行为,如果查明行为人确实只想暂时挪用该变现资金,而无非法占有该公物的主观故意,结合其他条件,可认定为挪用公款的行为。 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如何界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问题。首先探讨了挪用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的行为,提出以下观点:1、正确把握“以个人名义”的含义,将其与“以单位名义”区分开来;2、“个人决定”,是相对于单位的集体决定而言的,是除了单位决策层面集体研究决定以外的体现挪用人个人意志的各种情况;3、“谋取个人利益”并不要求所谋取的利益一定得到满足,只要挪用人在出借公款时或者出借公款后,与使用人约定或者向使用人提出相应的谋利要求即可构成,并对利益的外延作以界定。此外,对个人决定以单位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谋取个人利益的应如何定罪作以探讨;4、正确理解“其他单位”的外延。提出“其他单位”包括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私有性质的企业;挪用公款给国有、集体企业的承包者或租赁者用于该企业使用的,在何种条件下可认定为“挪用归个人使用”,应当以现行有效的立法解释为依据;挪用公款归正在注册的公司使用,不应认定为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其次简要论述了单位集体讨论将公款挪用给他人使用的问题,指出该行为应认定为单位行为。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D924.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团体订阅中心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飞跃;;挪用公款罪若干疑难问题研究[J];福建法学;2003年02期
2 田宏杰,侯亚辉;挪用公款罪司法适用问题研析[J];法学;1999年04期
3 刘金龙;非特定公物不再是挪用公款罪的犯罪对象──兼析修订刑法不设立挪用公物罪的立法考虑[J];河北法学;2000年03期
4 田宏杰;挪用公款罪司法认定中的疑难问题研究[J];人民检察;2001年07期
5 周宜俊;“归个人使用”及其具体用途在挪用公款罪中的定位[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承斌;共同犯罪与身份问题的比较研究——以贪污犯为线索评析我国共同犯罪与身份问题立法[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2 刘正祥;;挪用公款罪若干争议问题的再探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顾芷萌;;贪污案件证据的收集[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4 马凤春;;“刑事处罚”与相关概念辨析[J];保定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5 赵秉志;;论不能犯与不能犯未遂问题[J];北方法学;2008年01期
6 王延君;试论挪用公款罪若干问题[J];北方论丛;2005年04期
7 孟庆华;刑法第93条国家工作人员的认定问题探讨[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8 于志刚;;关于“使用盗窃”行为在网络背景下入罪化的思考[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9 王春林;;海峡两岸侵犯商标权犯罪比较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10 周铭川;;对向犯基本问题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勇;;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特征与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2 李伟;;关于防范和打击网络犯罪的几点思考[A];湖南省第十届公安理论研讨会“排查化解矛盾纠纷 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课题论文集[C];2008年
3 张淼;;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理论性解析[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欧;不纯正不作为犯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张向东;基准刑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刘晓林;唐律“七杀”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郭磊;量刑情节适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周雪梅;刑事犯罪与民事侵权比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6 徐静;合同诈骗罪司法认定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牛锋;民刑法关联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于雪婷;受贿罪法定刑设置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裴兆斌;追缴腐败犯罪所得国际司法协助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10 喻贵英;国际刑法中的共同犯罪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婷婷;利用影响力受贿罪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马朗;犯罪的二次性违法属性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卢苇;我国死缓适用标准的实证性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周璐璐;财产类犯罪数额的认定[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王兵莹;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刑事立法司法疑难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解媛;受贿罪主体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7 李慧芳;中日环境犯罪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袁菁;论遗弃罪中的遗弃行为[D];湘潭大学;2010年
9 陈文健;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客观要件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李子为;“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田宏杰,侯亚辉;挪用公款罪司法适用问题研析[J];法学;1999年04期
2 周振想,韩哲;关于挪用公款罪中“归个人使用”的几个问题[J];人民检察;2002年02期
3 王作富;挪用公款罪司法认定若干问题研究[J];政法论坛;2001年04期
4 张凤艳;挪用公款罪若干问题研究[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0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立勋;也论转化犯[J];法学论坛;2000年02期
2 程宗璋;浅析转化犯[J];兵团职工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3 韩冬;也谈转化犯──兼与金泽刚同志商榷[J];武警工程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4 黄宇;转化犯的构成特征新论[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5 屈耀伦;论转化犯[J];甘肃高师学报;2002年06期
6 王延君;试论挪用公款罪若干问题[J];北方论丛;2005年04期
7 陈文飞;浅析我国刑法中的转化犯[J];人民检察;2002年04期
8 李祖华,陈庭会;论转化犯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
9 薛进展;转化犯基本问题新论[J];法学;2004年10期
10 金泽刚;论转化犯的构成及立法例分析[J];法学论坛;199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立强;于立萍;;新型受贿罪的特点及受贿罪犯罪对象的立法完善[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刘松;;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犯罪对象研究[A];第十六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3 方明;;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若干问题的探讨[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张玉;;对盗窃罪几个基本问题的探析[A];2005年贵州省法学会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姚兵兵;;谈驰名商标司法认定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A];专利法研究(2007)[C];2008年
6 于阜民;;侵犯专利权犯罪之对策——刑法个罪的犯罪学研究[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