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 广州刑事律师网 > 刑法罪名 > 绑架罪 >

索取债务型非法拘禁罪与索取财物型绑架罪的认

《西南政法大学》 2009年

获取最新

索取债务型非法拘禁罪与索取财物型绑架罪的认定

周继鹏  

【摘要】: 索取债务型非法拘禁罪与索取财物型绑架罪的认定,无论在刑法理论界还是司法实务界,都有很大争议。在不同时期我国刑法对其规定也不相同,最初我国刑法并未规定绑架罪,以非法拘禁罪或抢劫罪论处。后来由于司法适用的混乱,司法解释明确将为索取债务而非法拘禁他人的行为定性为非法拘禁罪。但由于法律规定并不十分明确,而且索债型非法拘禁与索取财物型绑架罪在犯罪客体、行为方式以及犯罪对象上的诸多相同之处,在司法实践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分歧。本文结合相关案例,对索债型非法拘禁罪与索取财物型绑架罪的认定与它们的区别进行了研究。 本文分六个部分,约16000字。 第一部分,案由。黄永柱为追索传销出资款而非法拘禁案。 第二部分,案情。简单介绍了本案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第三部分,案件焦点。本案争议焦点有三:一是从主观动机上看,被告人黄永柱等人扣押邹红星的目的是追讨债务还是勒索财物?二是被告人黄永柱一伙索要6万元是否正当?索取的债务是否合法?三是根据刑法第238条第3款的规定,“为索取债务而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以非法拘禁罪论处。这里的“他人”该如何理解? 第四部分,案件争议观点及理由。控辩双方围绕上述三个焦点进行争论,并说明了各自的理由。 第五部分,法理分析。这是本文的主体部分。笔者首先从我国刑事立法对索债型非法拘禁的定罪演变进行分析,系统的阐述了不同时期不同的定罪要求。随后笔者详细分析索债型非法拘禁的犯罪构成。法条中规定“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他人的,以非法拘禁罪论处”。但法条并没有详细规定“债务”的性质和“他人”的外延,导致司法实践中经常处于两难境地。随着2000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索取法律不予保护的债务非法拘禁他人行为如何定罪问题的解释》的出台,债务的性质问题已经明确界定。但随之而来是当行为人索取债务超出原债务数额时的定性问题,是定非法拘禁还是绑架?行为人索取明显超出原债务数额多大的范围财物才定绑架罪,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为维护司法的统一性,笔者希望相关司法解释的出台,以保证司法适用的一致性。然后笔者对索债型非法拘禁行为中“他人”进行界定。根据立法原意,对“他人”应做扩大解释,即“他人”应包括债务人以及债务人的近亲属或其他密切关系人。最后,笔者对索取财物型绑架罪进行解读,分析两罪在犯罪构成上的区别和联系。 第六部分,结论。笔者引出原案例的判决以及理由,并对其进行了评析。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D924.3
【目录】:

  • 内容摘要6-8
  • Abstract8-11
  • 引言11-12
  • 一、案由12
  • 二、案情12-13
  • 三、案件焦点13
  • 四、案件争议观点及其理由13-15
  • (一) 对是否存在债务出现分歧13-14
  • (二) 对是否超出债务数额存在分歧14
  • (三) 在认定非法拘禁罪中“他人”存在分歧14-15
  • 五、法理分析15-25
  • (一) 索债型非法拘禁罪的认定15-21
  • 1. 索债型非法拘禁行为的构成16-17
  • 2. 《刑法》第238条第3款规定的“债务”和“他人”的理解17-21
  • (二) 索取财物型绑架罪的认定21-24
  • 1. 索取财物型绑架罪的构成特征21-23
  • 2. 认定索取财物型绑架罪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23-24
  • (三) 索债型非法拘禁罪与索取财物型绑架罪的界限24-25
  • 六、结论25-29
  • (一) 本案的判决及理由25-26
  • (二) 本案判决是合理的26-29
  • 1. 双方是否存在债权债务关系27
  • 2. 索取债务为目的非法拘禁他人中“他人”的界定问题27
  • 3. 索要数额超过债务本身行为的定性27-29
  • 参考文献29-30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团体订阅中心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宪权,钱晓峰;关于绑架、拘禁索债型犯罪定性若干问题研究[J];法学;2001年09期

    2 阮齐林;绑架罪的法定刑对绑架罪认定的制约[J];法学研究;2002年02期

    3 肖中华;绑架罪略论[J];山东法学;1999年05期

    4 赵秉志,阴建峰;非法拘禁罪构成中若干问题研讨[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裴钟彧;刘根娣;;索债型非法拘禁罪的司法认定[J];法治论丛(上海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俊;;论合同诈骗罪[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2 童伟华;;财产罪的法益——修正的“所有权说”之提倡[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3 陈银珠;;刑法解释的立场选择:客观解释论之提倡[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4 何承斌;共同犯罪与身份问题的比较研究——以贪污犯为线索评析我国共同犯罪与身份问题立法[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5 顾旋;王秀玲;;死刑赦免制度探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6 赵拥军;;在规则冲突中寻求生命权紧急避险的支撑——以“大多数”语境下的行为功利主义为标尺[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7 胡胜友;陈广计;;认定渎职侵权犯罪因果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8 邱威,杨书立;论片面共同正犯[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5期

    9 戴承欢;黄书建;马朗;;论随意殴打中未致人死亡共犯的刑事责任[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10 黄建国;战时缓刑的认定与适用——兼析刑法第449条的得失[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