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 广州刑事律师网 > 刑法罪名 > 青少年犯罪 >

当前中国青少年犯罪若干问题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 2006年

获取最新

当前中国青少年犯罪若干问题研究

董晶  

【摘要】: 当前,日趋严重的青少年犯罪不仅直接威胁着社会的安定团结,也干扰了改革发展的坚定步伐,而且还破坏和谐社会的秩序,更长远的看将会影响国民的素质。本文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青少年犯罪现状进行分析:一是从青少年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和成长中的特殊矛盾来分析,他们正处于人生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时期,自制力和自控力比较差、心理承受力弱等特点,很容易激化矛盾;二是从当前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及特点分析,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期,是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阶段,缺乏是非分辨能力,加之处于社会转型期的矛盾冲突和竞争加剧,使他们很难应付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从而走上犯罪的道路;三是从我国现阶段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影响分析,据统计,我国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青少年犯罪占刑事犯罪中的比例约为20%左右,到八十年代却上升到70%左右,进入九十年代后期,虽然国家大力进行社会安定综合治理,但青少年犯罪的比例仍居高不下,已成为我国社会进入转型期以来最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四是从我国当前国情来分析,我国正处于转型初期,其任务是突出经济建设,在这时期预防青少年犯罪要完善立法,加强文明社会建设,给青少年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达到预防和减少犯罪的目的。因此,研究分析当前形势下青少年犯罪的问题,对更好地认识和预防青少年犯罪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C913.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9
  • 一、青少年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和成长中的特殊矛盾9-13
  • (一) 青少年的社会地位9-11
  • (二) 青少年成长中的特殊矛盾11-13
  • 二、当前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及特点13-21
  • (一) 青少年犯罪的内在因素13-14
  • (二) 青少年犯罪的外在原因14-17
  • (三) 当前青少年犯罪的主要特点17-21
  • 三、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影响21-24
  • (一) 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21-22
  • (二) 损害社会文明22-24
  • 四、青少年犯罪的预防24-28
  • (一) 预防的意义24-25
  • (二) 预防的方法25-28
  • 结语28-29
  • 注释29-30
  • 参考文献30-32
  • 后 记32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团体订阅中心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丁飞;;论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现状与特点[J];中国商界(上半月);2009年07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志强;社会发展中重新犯罪的实证研究[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2年05期

    2 何剑;未成年罪犯的家庭环境研究[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0年02期

    3 刘朝捷;离异家庭环境导向及对其子女心理的影响[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0年03期

    4 孙昌军,周亮;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率的统计分析[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4年05期

    5 姚建龙;论刑法的民法化[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6 夏勇;犯罪本质特征新论[J];法学研究;2001年06期

    7 周振林;论权力腐败的表现及成因[J];理论探讨;2001年03期

    8 王大贤;网络对青年心理的冲击[J];当代青年研究;2000年02期

    9 张千山;试论媒体暴力对青少年的影响[J];当代青年研究;2000年06期

    10 卜卫;大众传媒与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J];青年研究;1997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海;网络时代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冲击与对策[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2 杨明;陈结淼;;论我国刑事法领域中弱势群体的程序保护[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郭兴中;;敬畏之心与未成年人犯罪研究——从家庭和司法两个维度的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李川;;犯罪学视角的腐败行为分析[J];安顺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5 高丽;;电视文化对青少年婚恋观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于影;影响青年社会化问题的有效途径[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年03期

    7 廖新兰;;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安全问题探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8年S1期

    8 周顺文;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应对[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9 何泽宏;佘小松;;价格违法行为犯罪化问题研究[J];研究生法学;2003年01期

    10 盖笑松;王晓宁;张婵;;走向双性化的性别角色教育[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德华;;加强青少年帮教的对策分析[A];湖南省人口管理与青少年犯罪研究征文评奖论文集[C];2007年

    2 王雪梅;;少年诉讼权利的保护与完善[A];青少年事务与政策研究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2)[C];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