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 广州刑事律师网 > 刑法罪名 > 青少年犯罪 >

简要描述一则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案例(200字左右

回答(2)

模拟开庭

 

无意间在3月14日《内江晚报》第5版上看到一则《打工少年杀害女友与尸相伴45天》的报道,当事人均只有十六、七岁,事发原因也只是一件芝麻大小的事,怎么就酿成如此惨痛的悲剧了呢?至今为此,我仍然心有余悸,在恐怖、震惊之余,难免细细品味。究其原因,是当事人性情太压抑、性格太冲动还是太欠缺法律法规的了解?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年轻、富有朝气,想法新颖、思维敏捷,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他们的成长寄予了厚望。然而,就在全社会都在努力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氛围的大好环境下,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案件却在逐年上升?含苞的花骨朵儿还未怒放却就要凋零,让人在为其扼腕叹惜的同时也禁不住发出质疑:当前青少年法制教育真的到位了吗?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中,学校、家庭、社会真的都各尽其责了吗?

法制教育进学堂。学校是否广泛开展了青少年法制教育,是否建立健全了法制教育课授课制度,是否做到了“课时、教材、教师、教案”“四落实”?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否为孩子的成长营造了和谐的家庭氛围。家长们是否在遵纪守法方面做到了言传身教,起到了模范示范带头作用?

 社会是个大融炉。娱乐场所经营者是否按照规定依法经营?文化监管部门是否加大了文化市场的综合整治,营造起了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

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项综合工程,绝非一个家庭、一个学校、一个单位所能完全做到,而是要方方面面配合起来,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不仅党团组织要做,其他工作部门也要做;不仅领导要做,其他同志也要做;不仅从事文化教育工作的同志要做,从事经济工作的同志也要做;不仅要循循善诱地做,而且要以身作则,把言传和身教结合起来。

预防青少年犯罪任重而道远。打击青少年犯罪挽救失足青少年,既是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责任,也是价值观之间的对抗,是主流文化与不良文化的对抗。打击青少年犯罪,不仅要从加强打击力度上入手,还应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关注、司法保护等方面入手,同时从产生青少年犯罪的文化因素入手,因势利导,预防和打击并重,只有这样,青少年犯罪才会真正得到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