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广州刑事律师网 > 刑法罪名 > 青少年犯罪 >
青少年为何易涉毒品违法犯罪深渊
正文 字体大小: 中
青少年为何易涉毒品违法犯罪深渊 (2010-11-24 23:26:09)
标签: 教育 分类: 禁毒工作探讨
青少年为何易涉毒品违法犯罪深渊
青少年时期是生理、心理和人格形成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自身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处在发展形成时期,这个时期,他们对外界社会的认识处在朦胧阶段,但却又要面对现实逐步去观察和融入这个社会,用自己尚未成熟的思维方式来认识问题和思考问题,自我萌动意识很容易使其对社会阴暗面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逆反心理。正由于他们对大千世界的认识甚少
一是青少年时期生理和心理发育处在特定的生长期。青少年时期,人的生理发育处在旺盛阶段,精力充沛,而心理发育却处在不成熟阶段,好奇心重,逆反心强,这个时期他们往往想摆脱学校和家长的纪律约束控制,踏入社会,对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进行效仿,但由于自身缺乏分辨是非能力,抵抗力薄弱,不知不觉中会被犯罪分子所利用。有相当一部份青少年就是把吸毒当作一种“时尚前卫”的行为予以效仿,在好奇心、逆反心理的驱使下走上了涉毒违法犯罪道路。
二是青少年时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形成,缺少法律道德底线。处在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往往法律意识淡薄,人生无目标,精神空虚,在当今社会流行的极端享乐主义思潮影响下,受一些不良青少年诱惑,混迹于酒吧、迪厅、歌舞厅、网吧等公共娱乐场所,寻求尝试各种新奇与刺激。特别是当前,新型毒品在歌舞娱乐场所有所蔓延的情况下,导致毒品对青少年的侵蚀日益加剧,在同学聚会、生日宴会上,吸点“冰毒”、“K”粉、摇头丸被误认为是一种“时髦”。相当一部分青少年由于缺少法律道德底线,往往经不住“时髦”的诱惑,就此陷入毒圈,开始走向毒品的深渊。
三是有学不上、有工不做游荡社会交友不慎,导致涉毒违法犯罪。一些辍学、退学和无正当职业的青少年流荡社会后,整天沉溺于网吧、游戏室,染上“网瘾”一发不可收拾,在无经济来源的时候,往往会被一些混迹其中有吸、贩毒劣迹的人所拉拢利用,在不知不觉中轻易地与毒品结上了缘,走上吸毒、贩毒道路。另一方面,这些青少年由于极少受过禁毒教育,对毒品的危害性不了解,轻易听信周围吸毒人员诱惑,在毒品能减肥治病、解脱烦恼、兴奋精神等各种花言巧语的误导下,不知不觉中染上毒瘾。
以上所述,青少年涉毒原因是多方面的,十分复杂,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既有自身因素,也有社会影响。怎样使青少年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让他们在认识社会、融入社会前首先认知毒品危害,筑起牢固的防毒、拒毒防线,是禁毒工作中的重要课题。为有效遏制毒品对青少年危害,努力降低青少年涉毒比例,从源头上减少毒品市场需求,笔者认为,全方位,多渠道,重措施,切实抓紧、抓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是当前禁毒工作中的首要任务,必须引起全社会高度重视。
一要全方位开展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当前,由于受主
课压力重、课程时间紧等因素影响,在校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存在松懈、走过场等薄弱点,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而实际上,青少年时期正是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良好道德情操的最佳时机,这个时期切实抓紧对青少年开展毒品预防教育,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为此,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把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纳入全民法制教育范畴,各级公安、司法、教育、共青团、妇联等职能部门要把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放在首要位置,通过开展禁毒法制教育进课堂、禁毒主题班(团、队)会、禁毒文艺演出、禁毒知识竞赛等宣传教育活动,全方位做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帮助青少年学生更多的了解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有关的毒品常识,正确认识毒品给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的巨大危害,不断增强青少年学生防毒、拒毒意识。
二要多渠道开展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青少年学生是我们社会的一份子,是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他们学习生活在学校、家庭、社会等各个层面,采取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开展毒品预防教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各级公安、司法、文化、宣传、教育、共青团、妇联以及街道、社区、家庭要切实担负起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的重任,通过广泛开展禁毒宣传“进学校”、“进课堂”、“进课本”、“进社区”、“进家庭”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类禁毒宣传教育活动,充分营造校园无毒品、学生无吸毒的良好氛围,使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禁毒“警钟长鸣”,拒毒的防线更加牢固。